【古代乐舞】话说上古六代乐舞、八佾舞(图,附定格动画链接) 与古乐同声相应-凯发体育客户端

空空 2023-03-19 18:18:59 生活百科 400 ℃ 0 评论

【题图:“八佾舞”插图,出自明朝古籍《阙里志》】

【上几篇文章:】

【说明:本文是几篇有关“中国古代乐舞”的文章集锦】

【第1篇文章】

相辅相成的‘礼’‘乐’‘舞’

歌、乐、舞紧密结合的表演活动是人类最早创作与运用的艺术体裁之一。夏朝时的人们是相信神灵的,因此国家无论大事小情,都要占卜问卦,进行祭祀活动,是故当时的舞蹈多在祭祀和庆功时表演。

礼乐制度的确立

周武王在公元前1046年,一举灭商后,建立了周朝。让周公旦“制礼作乐”,“礼”指祭祀、朝飨等仪式,“乐”指伴随“礼”进行的乐舞,不仅将远古至殷商的礼乐加以汇集、整理和发展,形成系统化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而且注入“德”的因素,赋予礼乐以丰富的人文色彩,使其具有道德伦理的深刻内涵。周代的礼乐制度有两条基本内容,一是规定等级,二是规定伴随礼的乐舞,基本都得是雅乐、美舞,其特征就是优雅、肃穆、崇高。

根据周代礼乐制,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礼仪有别,所用的音乐也不一样,所用乐器也不同,等级十分森严。周代将乐舞,广泛的运用于巫礼、祭祀、驱疫、教育、宴飨等等场合。各种不同等级的人,用不同规模的乐舞,等级严明,不容僭越。而当时的宫廷舞开始在殷商乐舞的基础上,在“以德配天”的观念下,将其向礼仪性质上扩展延伸,而淡化了它的娱乐作用。因此历朝历代迄至今日,乐舞作为祭仪的部分始终不变。

孔子更是致力传播了以儒家思想为重心的古代礼乐文化,着力彰显礼乐作用的精髓,强调礼乐文化中的人伦道德、行为规范的教化和治世之功。认为“乐”的社会作用重在和谐,有秩序的协调世间万事万物有形无形的纲纪,使人们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各展所长而和睦共存。

颐和园排云殿铜架露陈墩,悬挂着青铜古乐器“异兽大铃”,大铃古称铎,是春秋时期的乐器

《诗经国风》的记载

一、简兮简兮(简,习也。),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一回演习,又一回演习,他将参加宗庙的乐舞。当太阳升上高空,他站在前列的上方。】

二、硕人俣俣(俣音语。容貌盛美之状。),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他长得魁梧出众,在庙庭舞态从容。忽然间,他像老虎一般有力,把马缰绳像丝带一般弄。】

三、左手执籥(音岳),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

【左手拿管籥吹,右手高举野雉的长尾。这时他涂上了胭脂越发的美,卫公说:“赏酒一杯”。】

舞生冠服【右手持羽,左手持同“龠”(一种乐器,音yuè)】

【……卫公说:“赏酒一杯”:】

四、山有榛,隰(音席)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高山有榛,卑地出苓;我想的是谁?西方的美人。那美人呀!西方的人儿呀!】

按:这一节为舞蹈时用的歌词。

这是经过孔子整理的《诗经.邶风》里,赞美某善舞者之歌的“简兮”。从中我们可以得知这人参加宗庙祭典舞,不仅得手中拿物跳,还要会摆弄各类乐器,真不简单哪。怪不得第一节首句,就是“简兮简兮”,要不厌其烦的习舞又演练呢!

“礼”与乐舞的结合

仔细研究周公所制定的这一整套形式丰富,内容充实的礼乐制度,其中又以“六舞”和“六小舞”为此一制度的重要支柱。“六舞”主要用于周代宫廷祭祀礼仪表演的,场面隆重、人数众多,天子用八佾(六十四人的舞阵)的规格标准。六部乐舞的大部分,由所传周朝以前各代的代表性乐舞,如黄帝的《云门》、尧的《咸池》、舜的《箫韶》、禹的《大夏》、殷的《大濩》和周的《大武》等整理增删而成,所以又叫“六代之舞”。

“六小舞”则是用于教育贵族子弟(即“国子”,当时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受教育的权利。)的乐舞教材,有时也用于某些祭祀场合。周代乐师的职责,根据《周礼•地官》记载:“乐师掌管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指年幼时学习的舞蹈)。”多大年龄学什么舞,什么身分学什么舞,何人负责教授,何时组织会考,对不用功者如何笞罚,对成绩优异者怎样任官封爵等等,都有细微严密的规定。

六小舞有《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和《人舞》。大都是古代民间舞,也就意味着这些是中国最古老的舞蹈教材了。通过学习六小舞,使这些贵族子弟稍长即可继续习演所谓的“六舞”(“六代之舞”)。总之,只要音律和谐,舞蹈应节,就可以用来祭祀天地、神灵、地祗,这样邦国和睦,万民和谐,宾客安抚,远人臣服,万物兴盛而天下太平。

由此看来,不管多少乐舞、节庆,不管多少祭典、礼仪,全都是依“礼”而制、依“礼”而舞、依“礼”而祭、依“礼”而行的,一切都以“礼”为依归。它是中国固有文化中,影响最深远,也最重要的一环。举凡传统的道德观念、中庸思想、个人生活行为规范、群众社会秩序,……等,也就是所谓修己治人的基本原则,通通都归属于“礼”的范畴。

表演古代儒家乐舞的场景

这是经过孔子整理的《诗经.邶风》里,赞美某善舞者之歌的“简兮”。从中我们可以得知这人参加宗庙祭典舞,不仅得手中拿物跳,还

“礼”“乐”“舞”相辅相成

根据史料,我们知道先秦之前的春秋战国时代,每个宗室、诸侯各有受封的领地,各自管理,各自为政,只是定期朝见周天子而已。虽然这个小的“家天下”各行其事、各依其理,但都以周公所制定的礼乐制度为蓝本,为参照的主轴,所以几乎是大同小异。

这样一来,这些世袭的君主,自幼就在“以德为本”的礼乐环境中学习、歌咏、舞蹈,参与一切,当然继位视事之后,大多数都能以以德服人、以乐调和、以舞敬天、以身作则,百姓自然仿效因而德被四方,所以最终天下大治,民心安定而国势日强。这就呈现出一种由点(君主),到线(家族、群臣),再扩而大之到面(全国),环环相扣的连锁效应。这也是“礼”、“乐”、“舞”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巨大功效。我想这就是周公“制礼作乐”的本意与智慧,很轻松的既修了己又治了人。上上下下全在道德规范、心法约束中,适度的乐,适度的舞,适度的歌咏而抒发感情和谐相处。

当然啦,如何做到适度,那就得靠国君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了。如果乐非其时,甚至以祸为乐,就会反乐为祸。周惠王三年,惠王被三位大夫驱逐出境流亡在郑国。而被拥立的子颓,视三位大夫为贵客,饮酒享乐,招待他们观赏“六代乐舞”。郑厉公有这么一段话:“我听说,司寇行刑,处决死囚的时候,国君就不听音乐不看舞蹈了,因为那是自己教化不力而使人作恶致死,就该痛心疾首的反躬自省才是,更何况是自家的祸事呢?这不就是幸灾乐祸吗?如今还这样的歌舞不息,这是以自己的灾祸为乐呀!想想看吧,临祸忘忧,叫做乐祸,祸必及之!”(见《国语.周语上》“郑厉公与虢叔杀子颓纳惠王”)

由此看来,从小就在礼乐教化当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人,一旦当上国君较能得心应手的治理国事。可见周公这个结合道德、心法与歌舞活动的礼乐制度,陶冶面之广以及薰陶作用之巨大了!因此也就留芳千古,为后世人所称颂。

【第2篇文章】

话说六代乐舞

作者: 云松

中华文化灿烂辉煌,有五千年文明史,是神传文化。而神传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就是礼乐文明。

上古先民纯朴善良,敬畏神明,经常要举行一些祭祀仪式。在祭祀时,除念颂一些祷词外,也要跳一些歌舞,表达对神明的崇敬,作为与神明沟通的一种方式,这大概就是礼乐文化最原始的雏形。所以礼乐文化一开始就起源于祭祀活动,带有很浓郁的神性色彩。

黄帝是华夏民族的始祖,中华民族有记载的五千年文明始于黄帝,所以黄帝是中华文化的开创者和奠基人。黄帝作《云门大卷》,奠定了礼乐文明的基础。《云门大卷》是六代乐舞之首,是有史以来首部歌、舞、乐相结合的史诗般作品。黄帝部落的图腾是云彩,黄帝那时的官吏皆以云命名,称为云师。因此《云门大卷》歌颂的是云彩、是天空、是神明。《云门大卷》有着深刻的内涵,因为云门即是天门,世上人都来自天上,白云之上是故乡。来到这险恶的红尘,天门已闭,何时能开?何时能重返故乡?《云门大卷》表现的就是那种对仙乡最深刻的眷念!《云门大卷》最初演奏的乐器虽然比较简单原始,但已经具备庄严、肃穆、平和、舒缓的雅乐风格,有了恢弘的气象,对后世影响极大。《云门大卷》代代相传,演变为后世祭天时仪式的一部份,成为国家大典时表演的乐舞。

【提醒:上图为 gif 动图,点击可查看其动态】

黄帝之后,礼乐文化传承沿袭了下来。唐尧时代,有了《大咸》。据《史记•天宫书》记载,咸是指“咸池“,是天上“西宫星”之称,因此咸也代指西方。先民们认为,西边是日落之处,是神只居住的地方,玉皇和王母也居住在西边昆仑山之上的白云之中,因此对那块神秘土地充满了向往,因此面向西天载歌载舞,予以歌颂。大洪水之后,我们的祖先就是从西部的昆仑山和喜马拉雅一步步迁徙东移而来。《大咸》表达的正是对祖先的追远以及生命深处对故土那种难舍难分的悠长而久远的情愫。《大咸》后来演变成后世祭地时表演的歌舞,也是国家大典之一。

摄影:喜马拉雅山脉云层上方的银河。

尧禅让,舜即位,更重礼乐。《尚书•虞书•舜典》记载有非常重要的一段话。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舜帝任命夔为典乐之官,用音乐教导后人,使他们具备这样的人格:宽厚雍容而恭谨端肃,刚强正直而不逞凶暴虐,豁达大度而不傲气逼人。用诗来表达志向,用歌来吟唱作为诗的语言,歌声和旋律要和谐,音律要符合五声,演奏的八部乐器也要协调不乱。如此,人与神才和谐,才能感天地。”这段话表明,舜赋予了音乐全新的内涵:教化百姓、培育道德。

从舜时代起,礼乐文化就具备了三大功能,赞美上苍、歌颂神明、祈求上天的保佑;教化百姓;涵养道德,以臻天人合一。短短的几句话,涵盖了礼乐文化的精神实质。舜是把礼乐明确作为治世和化民的第一人,不愧为一代圣君。这段话还表明,诗歌在上古时代是合为一体的,诗就是歌,歌是诗的载体和表达方式,诗是用来唱的,不是用来吟的,所以才合称为诗歌。这段话还表明,音乐在舜那个时代已经比较发达了,不但可以辨别五律,而且可以使用八部乐器合奏,演绎非常辉煌的作品了。舜距黄帝不到四百年,但舜那个时代的音乐较黄帝时期已有很大进步。《舜典》还记载了舜巡视天下会见各部落首领时的一些情况,舜要求“同律度量衡”。同就是统一,律指的就是音律。这表明舜帝将礼乐文化以及度量衡等一些先进的中原文明传播到了四方。

《韶》就是舜那个时代的杰作。《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帝舜乃命质修《九韶》、《云列》、《云英》,以明帝德。”《竹书记年》也载:“有虞氏舜作《大韶》之乐”。《韶乐》是一部非常辉煌壮丽的古典乐舞,是古代乐舞的巅峰之作。韶是美好的意思,韶乐也是泛指美好的音乐。《韶乐》分为九章,所以称为《九韶》;演唱时用箫伴奏,故又称《箫韶》,《虞书》也曰“箫韶九成”。此后夏、商、周三代都把《韶》作为国家大典用乐,主要用于祭祀“四望”。四望指的是四面高山,也泛指世间万物,“四望”之祭就是拜祭四方神灵。周武王定天下,姜太公以首功封齐,《韶》也因此入齐,一千多年后孔子于齐闻《韶》,亦发出了“尽善尽美”的赞叹!并潜心习之,竟废寝忘食,留下了“三月不知肉味”的典故。秦火之后,《韶》在秦宫中还部份保留,并一直流传到近代。

【以下幅图,描绘的就是——孔子“在齐闻韶”的故事:】

015在齐闻韶【第1套图】明 仇英画文征明书 孔子圣绩图 10在齐闻韶图

015在齐闻韶【第2套图】清 焦秉贞 孔子圣迹图 11在齐闻韶

【提醒:上图为高清大图,点击可查看原大图】

015在齐闻韶【第6套图】孔圣家语图.吴嘉谟集校.明万历十七年序刊本 19在齐闻韶

015在齐闻韶【画家江逸子绘制的《孔子圣迹图》,大成孔学会发行】

【提醒:有关孔子一生事迹的古画,可查阅以下连载(以上这些描绘“在齐闻韶”的画,就出自以下这篇文章:)】

关于《韶》有许多传说。相传舜南征三苗时,被苗人围困,处境险恶。舜临危不乱,令人演奏韶乐,持干羽舞蹈。三日三夜,庄正、优雅、中和的天籁之声回荡在天地之间,凤凰来仪,百鸟和鸣,把天地中那种肃杀血腥的戾气化解于无形,苗人凶悍之气全无,一个个丢弓弃甲,随着韶乐手舞足蹈,一场血战也随之消弭。舜帝用他的宏德和智慧收复了三苗。相传舜帝巡视天下,无远弗届,传播中原文明。到南夷时,身染恶疾,自知不起,乃在一块巨石上最后一次演奏了他最心爱的韶乐。此地就是广东韶关,韶关也因此得名。那块巨石犹存,被后人称为“韶石”。

广东韶关,韶石。(在岭南地区,有多处舜文化遗存及有关舜的传说)

  传说舜南巡的目的是对蛮夷实行礼仪教化,通过其所作的韶乐来施行。相传舜南巡,在岭南的广东连州南风岭上创作了“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的《南风歌》,曾致使孔子在齐闻韵“三月不知肉味”。又传舜在英德南山鸣弦峰上鸣琴奏韶,在曲江周田镇之浈江边上奏韶乐,留下韶石之名。

广东韶关,韶石

《大夏》是夏朝的乐舞,故名《大夏》。《大夏》主要是歌颂开国之君大禹治水的功德,故《大夏》在大典中主要用来祭祀山川,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中华民族始称华夏,也来源于此夏。华夏典自《尚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就是说华夏族和偏远的少数民族都顺从周武王。《尚书正义》称:“星服华章曰华,大国为夏”。《左传•定公十年》中孔子曰:“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因此后人孔颖达为《春秋左传正义》作疏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饰之美,谓之华”。梅颐所传《尚书》(有称伪书)也称:“冕服彩装为华,大国曰夏”。一般的理解都认为古人以服饰之美为华,以疆域广大为夏。我认为此论不切,夏指疆域广大无疑,但华应该是指文化,就是文化灿烂、先进的意思。

服饰之美也是文化和文明的一个体现,而且古人的服饰和典章礼仪密不可分,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古人那时没有文化这一名词,故以华形容。中华民族本身就是一个以文化立世,以文化传承相系的一个民族,所以孔子才有“夷不乱华”之语,就是说华夏族有自己灿烂的文化,是外族不可能征服的。因此华夏族就是指文化发达、疆域广大、繁荣昌盛的民族。华夏族自古以来就是以自己灿烂的文化闻名于世的。

古代帝王冕服(上面有十二章纹)、冕冠

自上古的黄帝及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开始,冠服就超越了蔽体御寒的实用功能,而具有了博大精深、十分丰富的文化属性。体现在龙袍上,寓意最深刻的却是十二章纹样。

古代帝王冕服上的十二章纹

十二章纹包含了至善至美的帝德,象征皇帝是大地的主宰,是上天之子,其承载的范围“如天地之大,万物涵复载之中,如日月之明,八方照临之内”。

龙袍十二章纹包括: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每一章纹饰都有取义。简单地说:

【日、月、星辰】取光明照临,象征皇恩浩荡。【华虫】表示文采。【龙】取善变化,处事灵活,随机应变。【山】取重镇,象征江山稳固、社稷平安。【粉米】有养育万民的意思,表示重视农桑。【藻】象征品洁高尚。【宗彝】宗庙祭器,表示不忘祖宗。【黻】两已相背,表示君臣相济、背恶向善。【黼】斧形,象征临事能决,处事果断。【火】取明,火焰向上,表示按上天意志办事。 (对十二章纹的释义还有很多,此处只取了一个简版)

十二章纹(刺绣)

【提醒:上图为高清大图,在图片上点击可查看原大图】

此图来自司寇胤昶设计(两件分别是正面、背面),关键词:大明朝万寿龙袍 衮服 衮龙服 万寿 龙 福 蝙蝠 锦鸡 寿桃 皇帝龙袍 十二章纹 日月星辰 群山 华虫 宗彝 藻 火 粉米 黼 黻

【提醒:上图与下图皆为高清大图,在图片上点击可查看原大图】

此图来自司寇胤昶设计。关键词:大明朝龙袍 衮服 衮龙服 龙锦鸡 皇帝龙袍 十二章纹 日月星辰 群山 华虫 宗彝 藻 火 粉米 黼 黻

据史记记载,吴使季扎聘于鲁,请观周乐。当见舞《大夏》时,赞曰:“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谁能及矣?”就是说:“真美呀!像这样勤而有德的人,除了禹,谁能比得上呢?”据说《大夏》为“八佾”之舞,舞者八人一列,称为一佾,共有八列,故名“八佾”,共计六十四人表演。因为《大夏》是国家大典时才使用的乐舞,故后人形成礼制,只有天子才可享用“八佾”之礼。表演《大夏》时,舞者头戴皮帽,袒露上身,下着白色短裙,右手持羽,左手持“龠”(一种乐器,音yuè),边唱边舞,质朴粗犷。《大夏》分为九段,以“龠”伴奏,故称“大夏九成”。

【说明:以下这幅今人模拟图,与以上叙述不尽相符:】

佾舞州县舞生冠服【右手持羽,左手持“龠”(一种乐器,音yuè)】

【此处插一段延伸阅读:】

古籍里的插图:释奠礼.八佾舞

八佾(yì),亦作“八溢”,亦作“八羽”,古代天子用的一种佾舞。佾舞是传统祭祀活动中敬献给祭祀对象的舞蹈,佾(yì),意为“行列”,因共有八行八列而称作“八佾”。根据祭祀的对象有八佾、六佾和四佾等舞种。八佾就是八人一列成八列,依次类推。八佾只能用于祭天、祭天子等场合使用。公侯只能用六佾、大夫用四佾,士人就只能用二佾。

《论语·八佾》中有“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表达了孔子对这种礼仪的观点,意为季孙氏于其家庙之庭作八佾之舞,是以大夫而僭用天子之礼。

以下“八佾舞”的插图都来自明朝古籍《阙里志》

(《阙里志》共10册24卷,明弘治年间重修阙里孔庙成,李东阳承命致祭,时陈镐、顾属之编次成此志。孔子六十五世孙、袭封衍圣公的孔允植重纂。《阙里志》是一部较为完整的孔氏家族史。此系明崇祯刻清雍正增修本。)

『龠』[yuè],长 2尺,原是笛子(竹管乐器),现在也是舞器。

『翟』 [dí],柄长 3尺,是舞器。龙首髹金彩余朱漆,龙口上饰有三支雉尾毛,随着舞蹈而摆动,行献礼时舞乐并起,是祭孔大典的高潮。

八佾舞次序及动作如下:

1.八佾,六十四人,每列八人,八列,直为列,横为行。

2.东西佾均向北面,为正立。东佾西面,西佾东面为内向。

3.乐舞生,左手执龠,右手执雉翟 [zhì dí]。

4.乐依乐章之字,每字一动,八音齐奏。

【有一个视频,将古籍里“八佾舞”插图做成了翻页动画,链接如下:】

以上视频来自网友“子淑·雅樂”,视频下的介绍:制作了一段六代乐舞的定格动画,取自明朝朱载堉《乐律全书》 #国学新青年# ​

商朝的乐舞叫《大蠖》(音huò)。夏桀无道,商汤伐之,《大蠖》的内容就是歌颂商汤伐桀。周朝的乐舞叫《大武》,歌颂的是武王伐纣。《大蠖》、《大武》是替天行道武力征伐,故称“武舞”,表演者持干戚表演;而《云门》、《大咸》、《大韶》、《大夏》所处时代都是禅让而得天下,故称“文舞”,舞者持龠雉表演。《大蠖》的历史记载很少,不可考;而《大武》在《诗经•周颂》中还保留有歌词。《诗经》中的<成>、<酌>、<恒>、<赉>、<般>等篇据传都是《大武》的歌词。《礼记•乐记•宾牟贾》记载了《武》共分六段(六成):“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且夫武,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天子”。从这些歌词的内容来看,气象是很宏大的。季扎访鲁见舞《大武》时也由衷赞叹:“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孚?”只有昌盛的周王朝才有此气象啊!

“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之”(《礼记•乐书》)。故周公制礼乐时,继承保留了前朝的乐舞,包括《大蠖》在内,并规定为国家最高等级的乐舞,统称“六代乐舞”,用于国家大典和宫廷祭祀活动。《大蠖》用于祭先妣(母亲),《大武》用来祭祖先。在周朝时,礼乐制度已经相当完备,礼乐文化也很昌盛。周朝设“春宫”执掌礼乐,礼乐被奉为国学。春宫除主持庆典祭礼外,还自制礼乐,主要表现的是贵族生活;还到民间采访,收集民间艺术和歌舞,丰富礼乐作品。周朝的贵族子弟都要习练礼乐,春宫负责教习。贵族子弟习练的礼乐有<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主要是一些基本功训练,统称“六小舞”。礼乐文化维系了周朝八百年统治,对后世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演奏编钟

礼乐文化是一种来源很高的文化,可以达到天地和、万物谐、国昌盛、民安乐、无为而治的境界,圣者可臻天人合一,可以说是人类世俗社会最高的文化形态。中华文化的起点很高,一起源就是礼乐文化,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可惜由于宇宙中一股极坏势力的干扰和人为的破坏,礼乐文化出现了断层,没有很好的传承下来。如果礼乐文化能够完整的传承,华夏文明将更加辉煌。

【第3篇文章】

千古奇人跨千载 助黄帝 劝纣王——师延鼓琴

师延鼓琴 以乐天下

传说中,师延是华夏族的第一位乐神宗祖。上古轩辕之世,师延是黄帝的司乐官,掌管宫廷音乐歌舞,协助黄帝“大施天下之道而行”,以正德正音教化世俗。

古籍记载,师延“精述阴阳,晓明象纬”,他能够精确地讲述音乐的阴阳之声,明辨日月五星的星象经纬。据说师延“抚一弦之琴,则地祗皆升。吹玉律,则天神俱降。”他抚弹一弦琴,感动地神出来聆听。他吹玉律,感动天神纷纷降临。黄帝的臣民听到他的音乐,宛如心有灵犀,能提前知晓国家大事。所以时人皆称他为乐神。

黄帝命师延创制九弦琴,以乐天下。琴成之后,师延当众抚弹,一曲高德雅乐引来天神大开天门,纷纷俯瞰世间。因为众神金光之故,照射着帝王的宫殿犹如空中楼阁,在一片紫雾金辉中时隐时现。

琴音荡荡,似松涛壑壑,似山间清冽清泉,引来白鹤伴舞、瑞鸾飞翔,感得万兽竞相来朝,百花争绽应瑞仙姿。琴音高昂激荡时,可令地动山摇。琴音婉转悠扬时,可令百鸟闻声起舞。

但见一片烟霞散彩,日月摇光。大地辉煌宛如天苑。琴中的宫商之声,声彻于天,回旋于地。令听者宛如置身于紫府瑶台,忘记世俗。师延演奏完毕后,碧日清空宛如净洗,灿灿霞光溢满光彩,鸾凤和鸣伴随仙子神舞穿透霄汉,如锦如画的祥瑞气象,令天下万民喜不自胜。

【提醒:上图为 gif 动图,点击可查看其动态】

师延以鼓琴正音大修其道,所以寿数极为绵长,长达上千岁。由于他历经的世代久远,时而出世、时而隐没,犹如风云变幻让人难以揣测。出世时,他能从听各国的音乐中审度出朝代兴衰的预兆。在他长达上千岁的生命中,一直延续到殷商时期,全面编修了三皇五帝时期的大量乐章,为周公将来制礼作乐奠下基础,也奠下中土礼乐的沃土。

琴音铮铮 进谏纣王

夏朝末年,夏桀暴虐无道被有德明君成汤所灭,因此师延抱器奔走殷商。直到商纣王时期,明晓阴阳气数的师延,眼看大商气数将亡,而纣王丝毫没有醒悟之意,为了劝谏纣王重修国政,重归仁道,于是鼓琴而歌。铮铮谏语引来风云大作直逼纣王,劝谏其早弃昏聩暴虐,再正朝纲。

恶妇妲己狐媚之心,知师延以琴诤劝纣王,因此在旁毁谤师延不敬纣王,以狂风亵渎天子之尊。师延抚琴,琴音可感天神万物,因为其德配天。如果听者无道无德,是不配闻听天籁之声的,更不会有天神降临呈现祥瑞。因为此时的纣王沉溺于暴虐酒色,早无仁行根德,只配听到犹如万民怨诉的狂风厉声,因此才引来风雨大作。

纣王一听妲己的谗言,便一道令下,把师延关在阴宫,准备处以炮烙之刑。师延在阴宫中,弹奏雅乐清商、清征,看守阴宫的狱卒已在纣王宫里听过,于是极其厌烦地说:“这些都是上古音乐,太憨素了,我们不喜欢听!”

《帝鉴图说》彩绘-下篇狂愚覆辙-04妲己害政

  【原文】:商史纪:纣伐有苏,获妲己。妲已有宠,其言是从。作奇技淫巧以悦之。使师延作朝歌。北鄙之音、北里之舞、靡靡之乐。造鹿台,为琼室玉门。厚赋敛,以实鹿台之财,盈钜桥之粟。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而相逐。宫中九市,为长夜之饮。百姓怨望,诸 侯有叛者,妲己以为罚轻,威不立。纣乃为铜柱,以膏涂之,加于炭火之上,令有罪者行焉。辄堕炭中,以取妲己笑。名日:炮烙之刑。

【提醒:这三幅图皆为高清大图,在图片上点击可查看原大图】

局部(上图左下角的场景):

《帝鉴图说》彩绘-下篇狂愚覆辙-04妲己害政(局部):炮烙之刑

《帝鉴图说》彩绘-下篇狂愚覆辙-04妲己害政(局部):纣王与妲己

狱卒拿起军械威胁师延,命他演奏纣王宫里流行的靡靡之音。师延迫不得已演奏靡靡之音,这些暴戾成性的狱卒竟然听得人心荡漾,情志痴迷。师延趁着狱卒迷乱时趁机逃出,得以免遭炮烙酷刑。

师延早闻武王兴周伐纣,于是抱器一路向西岐而去。在路经濮水时,被水府的河龙请去作客,从此师延便离开了历史的舞台。

师延抚琴何以感得天神降临、百鹤同翔?当漫长的光河阻隔了远古的传说,当上古的大典乐章流淌的光彩,成为世人遥远的记忆,神秘的传说像是天书之谜,在人们心中留下隽永的神话。

五行五音 雅乐正心

从传说来看,师延的音乐能与人的心灵产生深层的共鸣,仿佛血脉在体内流淌震荡,使人进入神思驰骋的忘我境界,过滤喧嚣暂忘世俗。时人听闻师延鼓琴,心意清明喜不自胜。为何?

中国古代有“乐所以修内,礼所以修外也”的说法。当人的内修境界超脱世俗时,他演奏的音乐也会和他的心境心意丝丝入扣、息息相关。所以自有同等境界的天人相邻,祥瑞相呈。

【提醒:上图为 gif 动图,点击可查看其动态】

中国古老的哲学认为宇宙的万事万物是由“五行”的金、木、水、火、土组成的,而古代的“五音”宫、商、角、征、羽也同样对应着五行,“角为木音通于肝,征为火音通于心,宫为土音通于脾,羽为水音通于肾。”因此,古时的乐和药(乐和药)同工同效。《乐记》谈到:“乐行而伦清,耳聪目明,血气平和”,元代名医朱震亨明确指出:“乐者,亦为药也。”

基于五音和五行对应的原理,那么不同的音律组合,演奏的音乐也会对应不同的空间范围,和天地五行产生共振,和人体这个小宇宙产生共鸣。所以古代传说中,演奏大雅之乐,天地祥和社稷清平,引得上天凤凰来仪,白鹤舒翼飞舞。雅乐正声也能调和人体五行,平衡五脏六腑之气。

所以师延鼓琴能令“地祗皆升、天神俱降。”;所以上古舜帝创编韶乐演奏九章,引来天上凤凰降临,随韶之曲翩翩起舞。因此中国古代留下“箫韶九成,有凤来仪”的典故。帝舜南征三苗时,被苗人阻击围困。帝舜命人演奏大韶乐,一直演奏了三天三夜。犹如天籁之音的韶乐,驱散了弥漫的肃杀之气。凶悍的苗人放下弓箭,随着韶乐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帝舜的仁德融进正典大乐,消弭暴戾感化了苗人。

如果音乐的内涵高尚,那么就会通贯天地,利导万物各在其位,各司其职。所以舜帝能以“文以昭德”治邦安民的韶乐感化凶悍的苗人。如果音乐的内涵低下,就会招致不祥的灾难,比如春秋时期晋平公非要让乐师师旷演奏召集鬼魅的音乐《清角》,结果引来狂风呼啸、风雨大作,飓风掀翻宫廷瓦砾,又撕裂宫室的帷幔,晋平公自己也吓得趴在廊柱下。

因此《周礼》记载:“大合乐以致鬼神,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以安宾客,以悦远人。”大合乐的功效既可治国安民,“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也可平定天下,“以安宾客,以悦远人”,还有深层次的穿透力,可以和另外空间生命沟通,“以致鬼神”。这是两千多年前中国先贤们对德音雅乐的认识和评价,今天看来古人的视野不仅具有前瞻性,也更令人惊叹!

【第4篇文章】

与圣乐同声相应

在《太平御览》上,有两处都记载了同一个故事,说的是晋代有铜藻盘,每值晨夕无故自鸣。有人请教于学识渊博的张华,张华解答说,这个铜盘与洛阳宫里的一口钟,宫商相谐,故声相应。宫中撞钟,铜盘亦鸣。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它讲出了自然界的一个现象,叫做“同声相应”。

洛阳白马寺,拥有洛阳八大景之一——“马寺钟声”

洛阳钟鼓楼上的一口钟,在全国是个稀有的宝物——这口钟会“伴唱”,只要白马寺大钟一敲响,这口钟不用敲打,自己就能发出声 音。白马寺钟响几下,这口钟也响几下。同声相应,这两口钟算是知音。

洛阳鼓楼

洛阳钟楼(重建的),力图恢复寺院晨钟暮鼓的礼佛仪式,即历史悠久的洛阳八大景之一——“马寺钟声”。

转载一段报刊文章:"马寺钟声"的传说(见10.19洛阳商报)

洛阳东大街上有座钟鼓楼,钟鼓楼上有口钟,古时侯啊这口钟会“伴响”,只要白马寺大钟一敲响,这口钟不用敲打,自己就能发出声音。白马寺钟响几下,这口钟也响几下。这个神奇现象被列为“洛阳八景”中的一景,叫“马寺钟声”。一直到今天,在民间仍然流传着“东边撞钟西边响,西边撞钟东边鸣”的佳话。  白马寺座落在洛阳城东12公里处,被称为“中国第一古刹”。作为“洛阳八景”之一的“马寺钟声”,史载:白马寺原有一口大钟,每当月白风清之夜、更深人静之时,僧人杵击,钟声四野传响。这口大钟是由明代太监黄锦等铸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高1.65米,重2500公斤,造型古朴大方,钟声浑厚悠扬,轻轻一击,余音袅袅,历久方息。清人武攀龙的《马寺钟声》曰:“白马招提汉代传,琳宫幸未没荒烟。劳劳多少风尘梦,暮听晨钟唤觉先。”这诗句和白马寺的钟声相互陪衬、相互照应,深深烙进了历史的记忆之中。 再后来,由于年久失修,钟鼓楼就倒塌了,只剩下厚厚的城墙和过街门洞。现在的钟鼓楼,已经在几年前重新修过,恢复了原建筑规模。那口古钟,已经吊挂到原来的位置,并在原有的方形基台上重建了三间二层重楼,远远看去,雕梁画栋,好不壮观。寺还在,鼓楼还在,钟还在,只是没有了那马寺钟声遥远的回响。

这种“同声相应”的情况,在民间还有一个例子。南朝·宋·刘敬叔《异宛二》中记载:山西有一人家,有铜盆一个,早晚都会自然鸣响,就像人敲的一样。夜深人静时,不免使人害怕。原来,这个铜盆和洛阳洛阳宫中的一口钟宫商相应,声波频率也相同,宫中早晚撞钟,它也相应响起。有人就出了一个主意:可用锉刀,锉一下铜盆,就不会再响了。这家人就用锉刀锉了一下铜盆,果然从此不响了。

洛阳鼓楼,东侧拱门上的石匾:东:就日,西:瞻云

“瞻云就日”这个词,来自《史记·五帝本纪》:“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就:是接近、靠近;日代表太阳。瞻:抬头看。解释:原指贤明的君主恩泽施及尤民。后多比喻得近天子。

大千世界,奥妙无穷,铜盘与洛钟,形制各异,相隔千里,由于宫商相谐,而能此鸣彼应,这就是“音”的奥妙。然而,器物尚可以“同声相应”,又何况人之为万物之灵长。早在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懂得运用音的奥妙来与天地万物相呼应,所以弄玉吹萧,彩凤来集,夔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师旷鼓琴,风云为变。有人以此为不经之谈,对古人之“荒诞”发一大笑却把自己的无知表露无遗。

清 赫达资 画丽珠萃秀册9:秦弄玉

描绘的是:弄玉吹萧,彩凤来集

萧史弄玉:相传,春秋时秦穆公的爱女弄玉,喜爱吹箫。一晚,她梦见一位英俊青年,极善吹箫,愿同她结为夫妻。穆公按女儿梦中所见,派人寻至华山明星崖下,果遇一人,羽冠鹤氅,玉貌丹唇,正在吹箫。此人名萧史。使者引至宫中,与弄玉成了亲。一夜两人在月下吹箫,引来了紫凤和赤龙,萧史告诉弄玉,他为上界仙人,与弄玉有殊缘,故以箫声作合。今龙凤来迎,可以去矣。于是萧史乘龙、弄玉跨凤,双双腾空而去。

下图即描绘此景:

萧史 弄玉,出自:有象列仙全传.九卷.明.王世贞辑次.明万历时期汪云鹏校刊本_页面_067

中华文明又被称为神传文明,音乐是神传文明中之一部。音乐的作用并不是现代人所以为的娱乐,而是神传给人的一个人与神,人与天地自然勾通的途径。所以古书上记载着古人截竹为管,侯气定律,从而产生了第一个标准音律“黄钟”,依次推演而成十二律吕。而在从次声波直至超声波的自然界之万籁中,人们通过对音律之运用从而有了与天地万籁共鸣的可能。这也就是为何古人祭祀天地,要用与之相应的音律、乐器、舞蹈。通过六律六同五声八音之间不同的排列组合,奏出的音乐将对应着不同的宇宙范围,与之共鸣,所以当大乐既登,大舞乃升时,又起止是百兽率舞,丹凤来仪,还将神祉为降,福佑万民。

这是音乐与宇宙间的共鸣,与人亦然。中国古老的道家学说认为人体是个小宇宙,而中国古人又有五行学说,认为人体、宇宙、万物皆由五行构成,所以人体小宇宙与体外大宇宙是对应的。音乐可与大宇宙产生共鸣,同样可与小宇宙产生共鸣,从而发生着不可思议的作用。表现出来就是音乐可以祛病健身,可以调节情绪,可以升华境界。当人与音乐产生深层次的共鸣时,会有血脉动荡之感,甚至达到忘我境界。

【提醒:上图为 gif 动图,点击可查看其动态】

再说具体些,以大宇宙为对象,只要音乐之境界足够高,就可以畅至音于自然,将导淳和之气以利万物。以人体小宇宙为对象,由于人体不正确状态在于五行失衡,所以音乐与中药原理相类,即调节小宇宙五行使之平衡,于是无论身体层面或精神层面也就回归到最佳的稳定状态。而中国古人造字时,“乐”与“药”同体,乐之为药的道理在造字时就已蕴涵其中。

此外乐还可提升人的内境向更高层次升华。人生于世,善恶同存。一段境界高妙,内涵广大的音乐,可以唤醒人性中善的一面与之同声相应。如果先天本性中的善在音乐中被不断加强,而后天形成的恶在音乐中被不断弱化,这无形之中已经符合了古人所说的不修道已在道中的状态。而古时流传下来的修炼故事中,常有服仙丹大药脱胎换骨的说法,从此意义上讲,音乐之玄妙不啻上仙之方。

然而这就又说到一个内涵的问题。音乐的内涵越大,音乐的“药”效也越大,对应的宇宙范围越大,对应人的越多。从此角度上讲,《下里巴人》故然是里弄小调,而《阳春》《白雪》又未免水至清则无鱼,而真正的大乐则当如“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者,无论你来自何方,有着何种文化背景,甚至无论你懂不懂得欣赏音乐,都会被其触动,都能与之同声相应而受益无穷。……上古神乐,所以会感动无数人,正以其内涵至洪至微,无所不包。而置身现场聆听,与之同声相应的是一份远古的记忆……有多远古呢?有如创世之初!穿越了一个千年又一个千年,跨越了一片海洋又一片海洋,超越了一种语言又一种语言,在沉寂了许多个世纪后,终于在与圣乐的共鸣中辉煌奏响。

【第5篇文章】

周朝音乐特色

转载自:作者:季黛

季札简史

季札是吴王梦寿最小的儿子,因名札,所以称季札,又称季子。因食邑于延陵、州来二地,亦被称为延陵季子或州来季子。

吴国的始祖,据传为周之先祖古公亶父(即太王)的长子太伯,亦即周文王的伯父。因为避位让贤,太伯和他的二弟仲雍一同逃到吴地(在今江苏无锡县梅里)。当时那地方还未开化,他俩即在蛮夷中建立了小国,十九世传至寿梦,始称王(西元前585),国亦渐大,拥有今淮泗以南至浙江嘉湖之境。

在此之前,毫无记载,在鲁成公七年(西元前584),吴国始见《春秋》,从此渐与中原诸侯往来,于春秋末期,成为南方一强。

季札有贤名,聪慧多才;寿梦死,国人欲立他为王,他固辞不受。为了敦睦邦交,吴王余祭派他聘问鲁国。本文所叙,乃他到了鲁国欣赏周乐时的赞叹和评论。那时候的音乐,是配合着《诗经》中的诗歌奏唱的,如今歌词虽保存在《诗经》里,乐谱却早已佚亡。我们从“季札观周乐”的文章里,看到季札对于周朝当时各种乐调的品评,可以想见上古的音乐是如何的优美。

《左传》“季札观周乐”读后感

本篇选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西元前542)。首先,可能你会觉得这篇文章呆板,只会用“美哉”来形容歌舞的至善至美,只会用“美哉”来涵盖歌舞的内蕴与来源,再不就是这个“乎”那个“乎”的自问自答。其实,那只是开头的赞叹辞而已,那只是反问句法而已。

继续欣赏下去,你会发掘出神传汉字的博大精深、神传语汇的奥妙奇绝!二三字的叠句,(如:渊乎!荡乎!泱泱乎!沨沨乎!……)包括了许许多多的赞美;三四字的对偶句,(如: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哀而不愁,乐而不荒。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蕴含了多少的引申含意在其中。

只是简短的几个字,表达出那么丰富的歌舞内涵与韵味;那工整的对仗、那成双的对句,言简意赅,包容了不少褒扬与赞颂,道尽了各种曲调含情、含意的不同。

强调“德教” 神传“正声”

这篇“乐评”一直在强调一个问题——“德教”:以德育化,以德辅佐,以德提升,以德居首,以德治国……。啥都没有“德”重要!啥都没有“德”有力!啥都无法取代“德”!每个音符的呈现、每段舞蹈的表演、人间的种种现象,全是“德”的表征。“德”没落了,“德”毁了,一切全走样了,不像人了,那时说不定神就不要你了!有可能唷。

接着再来谈季札这篇上古有名的艺术评论,从这儿我们可以了解自古即有“正声”、“标准音”的出现,那肯定是神有意传的,藉由周公的制礼作乐,并与各种祭典之舞相辅相成,规范了先民该有的伦理道德、生活准则、音乐尺度与内涵……等等。

英明之主均有音乐特色

从中我们也能得知,三代英明之主均有其音乐特色,如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武王等等,季札一听就明白,就能准确指出,这不但说明他有扎实的音乐鉴赏修养,同时也说明这些明君的德教影响所及,使当时的音乐也流露出高尚的旋律与曲风,起到了正人心的教化作用。

反过来说,听正声、观正舞,身体力行,自然沐浴其中,受其薰陶而道德高尚、符合神意,上天自然庇佑,当然就国富民强了。所以物质与精神是一性,在这儿得到有力的证明。

一国之乐代表一国之治

季札利用此一难得之机,把《诗经》的三大内容——风、雅、颂,多采多姿的不同样貌,全欣赏个够。如今诗经侥幸保存了下来,虽然没了乐谱,可有歌词,我们可以善用这些来揣摩先民们当时的心声,也是一得!

一国之乐也表现出一国之治是否得当,一国政令是否适中;民心的向背、德教的普及、国家的前途、国运的盛衰等等,都可由乐音、节奏、曲调中体现出来,“乐为心声”、“乐为国政”、“乐为德教”、“乐为国运”,信之矣!

人的七情都该有“节制”

由季札听“颂”乐的品评文字“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低,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里,我们也可以推测,人的七情都该有“节制”,喜怒哀乐都不可以“过”!大喜大怒、狂歌疯舞、极哀号哭,那是魔性的表现,都不被神所认可。

【附原文】吴公子札来聘,请观于周乐。

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为之歌邶鄘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为之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为之歌郑,曰:“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为之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大公乎?国未可量也。”为之歌豳,曰:“美哉!荡乎!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为之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为之歌魏,曰:“美哉!沨沨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何忧之远也?非令德之后,谁能若是!”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郐以下,无讥焉。

为之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犹有先王之遗民焉!”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为之歌颂,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低,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见舞象箾、南龠者,曰:“美哉!犹有憾。”见舞大武者,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见舞韶鶐者,曰:“圣人之弘也,而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见舞大夏者,曰:“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谁能修之!”见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作者】《左传》的作者,史记说是鲁君子左丘明;汉书说是鲁太史左丘明,生平则不详。后世异说纷纭,甚至怀疑左丘明的存在,至今尚无定论。

(原文略有删节)

季札挂剑于墓树,出自:圣谕像解.20卷.清梁延年编.清康熙二十年承宣堂刊本.1681年

【提醒:上图为大图,在图片上拖拽一下可查看原大图】

吴国公子季札挂剑的故事:

 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背吾心哉!” (注释:落落两言,千古不朽)

译文:季札第一次出使,去造访北方的徐国的君主。徐君十分喜欢季札(身上所佩)的剑,但是却不说出来。季札心里也知道(徐君喜欢自己的剑),但是他还要出使到别的国,所以没有送给他。(后来他出使完后)再回到徐国,徐君已经死了,于是解下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他的随从说:“徐君已经死了,这是要送给谁呢?”季札说:“不是这样的,我当初心里已经要把这剑送给他了,怎么能因为徐君死了而违背自己的诺言呢!”

【第6篇文章】

正统音乐无远弗届的教化

作者:季黛

周景王铸“无射”钟故事

西元前522年,春秋时代周王朝的国君周景王(姬贵),想造一套名叫“无射”的大型编钟,其中包括原来没造过的体积更大、声音更低的大林钟,加之其上像个罩子似的。为了这件事,周景王先征求臣子单穆公的意见,问他对造无射钟这件事有啥看法。

编钟 • 商,赛克勒博物馆收藏

单穆公的意见

使民资耗损加重,增添人民负担,对国家不利;何况先前的国君制钟,大不出二尺二寸半,重不过一百二十斤,所以特别慎重。王上要铸造的这口无射钟,它是阳声之细者,而加在上头的大林钟,它是阴声之大者,这样一来,会使细声被压抑而发不出,就是能发出也必定听不清,还是不做为好!

钟声是为了让人听的,满足所谓的听觉。钟声太低,耳朵听不清就无济于事、也就不算是钟声了。这就好像眼睛看东西,谓之视觉。目光所能识别、辨认、欣赏的,其范围不过数尺,色彩不过丈余;耳朵之所以能识别、辨认和欣赏“和声”,在于音阶、节奏、曲调之变化。而分辨这种变化,也不过在一个人的听力范围之内。所以,如果只为了满足一己膨胀的显示、张扬私欲,对老百姓又没甚大作用的话,我觉得还是取消为妙。

司乐官伶州鸠的看法

听说一国的政治教化就像音乐的作用一样。音乐以和谐为极致,聆听和谐的乐曲,能使人心情平和宁静。那么乐曲中所采用的音符、调子以及附带的一切因素,均得相互搭配,符合和谐的准则;而个别乐器音律的调整,也就是为了达到整体演奏时,音乐和谐为目的。音乐中的音阶高低、音域的宽广度,都依着不同的乐器而有一定的制定标准。

古代的神瞽(盲人乐师),是能以乐而知天道者,他的重要职责之一,是考核中和之乐音,度量音阶、旋律,然后制定乐理,以此度量音律,核准钟磬、琴瑟、竽笙、箫管、瓦缶(瓦质打击乐器)……等等乐器的音域,并作为百官行礼作乐的规矩法度。

也就是说要设定最好听的乐音范围(从某个音到某个音),提出它的普世标准,决定某个乐调的标准音有多高,再用这个标准来调各种乐器。调试准确了,这些乐器奏出的音乐,就进入中和的最高境界。

中和之所聚集就叫做“正声”。正声相安互补就叫做和谐,和谐的音乐是正声不相逾越,听来才能使人心情平和宁静。在这种心态下,人民安居乐业,努力生产,不断增长财富,国家税收逐日好转,如此一来,政治清明、百官有道有法,各展所长,社会秩序井然,国力当然日渐强盛。

伶伦将十二律献给黄帝(定下了十二音阶的标准)

黄帝下令铸造十二口铜钟

并且将钟声,与这十二音阶精准相应

所有的乐器都必须与铜钟音阶相符

周景王坚持己见的后果

次年,钟造好后,那些乐工们为了讨好大王,都说钟是“和谐”的,而伶州鸠却不以为然。两年后,公元前520年,周景王去世。后来纪录史、事的“史官”,对这件事所做之结论是:这套钟果然不和谐。

伶州鸠不以为然的原因

他认为正统音乐的和谐理论,与国君治国的道理,以及个人维持身心健康的养生之论,极其相似。

音乐是心志的表彰,钟是发音的器物。天子考察各地风俗,心有所感,因而制作乐曲,用乐器来汇聚它,用声音来表达它,这是最恰当的做法,但是乐器的运用与选择,更是关键。如果乐器虽小,但发音却不会过于纤细,依然宏亮而深沉;假使乐器大,发音却不嫌粗犷,照样清新而悠扬;那就表示一切和谐。

宗周钟,西周晚期(与毛公鼎、散氏盘、宗周钟,是台北故宫的青铜三宝)

一切和谐,美好音乐的作用才算臻于完备,大乐方才大工告成,全国上上下下,莫不安乐,所以这种作用是“乐正”的彰显。如此一来,完美和谐的声音,自自然然“入耳”、“驻心”,日日回旋、萦绕,人人心底宁静平和就快乐安康。

如今铸成之钟,阴声超过正(阳)声而有害于“主”;耗费超过限度而有害于“财”;正声被限、资财被耗有害于“乐”。本音被抑制,又加上罩上发出的“他音”,这种乐器演奏出来的声音,绝非人耳所能接受,这不是和谐。现在这个无射之声,被上头大林钟所发出的钟声抑制住,听来粗犷,时日一久,王上的内心可能承受不住,得不到安宁、和谐,你想,身心俱疲之下,这种日子能够长久挨下去吗?

碧玉四方编钟,汉代,长66cm 宽66cm 高78cm 总重59kg,民间收藏

【提醒:上图为高清大图,在图片上点击可查看原大图】

编钟由上、中、下三层188件部件组成,其中舞人15个,编钟68个,大型玉雕组件,各层有圆雕浮雕龙首马首,龙纹凤纹,四神纹兽面纹,编钟鼓乐,舞人跪人。梁顶部雕刻有铭文:“造未央宫乐府晋阳府之用”字样。整体造型如皇家舞乐之景。济南方正收藏。

音乐不只是抒发感情、发泄情绪、表达情意而已,它的正与不正,关系着一国的治乱、社稷的安危以及个人的心境与健康,是严肃而绝对不能等闲视之的!先秦早期的儒家正统思想,告诉我们:听中音,纳和声,出嘉言,修正德,才是中正与中庸之道。再回头看看目前社会上的所谓流行音乐风潮,你能不忧心忡忡吗?

结语

《史记•乐书》中有一段话:“凡音由于人心,天之与人有以相通,如景之象形,响之应声。故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恶者天与之以殃,其自然者也。故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夫南风之诗者生长之音也,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得万国之欢心,故天下治也。”《礼记•乐记》中谈到:“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者;”

意思是说:德是人的天性,乐是德之光华。这样,就把音乐与道德品行等沟通起来了。所以儒家极力倡导中庸之道:不愠不火、不急不躁、不忮不求……等等,过犹不及、不走极端,即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连音乐也要讲究“和谐”,“合奏”时,各种乐器不得特别突出、不可掩盖其他声调、不许干扰别的音色;因此调音也得有普世标准、音阶高低、音域宽广,都依着不同的乐器而有一定的制定标准。

也就是说,古代正统音乐,不是纯粹用来给人抒发情感、宣泄情绪而已,以周景王铸钟的事实为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不是神传文化中的“正声”,不是神有意教导的“雅乐”,合奏时不是“和谐”的曲调,通通对人有害,连个高高在上的周景王的命都保不住呢!看看那伶州鸠的预言,不就是应验了吗?

(文字有删节)

钟(细节),赛克勒博物馆收藏

钟,赛克勒博物馆收藏

同类热门推荐 画云画水,如痴如醉 82540人看过 愿你春不寒,终迎花开万盏——静态管理期间永吉三十五中教师大白侧记 10700人看过 画了一幅图 49411人看过 这条森林绿道的12个古老传说,等你来“解锁”! 33127人看过 小学语文·字有道理-口 25693人看过 本站只为传播信息,不对所发布的内容本身负责。如有凯发k8国际手机app下载的版权及其它问题,请联系站长处理。

本文tag:[链接] [古代]

  • 上一篇:
  • 下一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