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生态学考研复习——名词解释笔记-凯发体育客户端

2023-03-19 20:25:17 生活百科 678 ℃ 0 评论

生态学复习笔记

一、名词解释

(一)

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等生命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例如关照、温度、水分氧气和食物等,即环境因子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哪些因子。在生态因子构成了生物生存的条件。

生存因子:在生态因子中凡是有机体生活和发育所不可缺少的外界环境因素。

生态环境:研究的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中国,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生境: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的生态体或生态群体总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这一特定环境叫生境。

非生物环境:这是相对生物环境来说的,就是除生物之外的无机环境,包括空气、水、阳光、土壤等。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都是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它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

尺度:是指生态现象或生态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的范围和发生的频率。

主导因子:在一定的场合下影响植物生长的各种生态因子,不能同等的看待,因为各种生态因子在一定的场合中按着一定的配合方式结合,结果不同;其中总会有某种生态因子起决定性作用,这种生态因子就是主导因子。

李比希(liebig)最小因子定律

在一定稳定状态下,任何特定因子的存在量低于某种生物的最小需要量,是决定该物种生存或分布的根本因素.这一理论被称作“liebig最小因子定律”.应用这一定律时,一是注意其只适用于稳定状态,即能量和物质的流入和流出处于平稳的情况.二是要考虑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一种生物能够存在与繁殖,要依赖综合环境的全部因子存在。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制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这就是shelford耐性定律。

e. p. odum ( 1973 )等对耐性定律作了如下补充:

( 1 )同一种生物对各种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对一个因子耐性范围很广,而对另一因子的耐性范围可能很窄。

( 2 )不同种生物对同一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对主要生态因子耐性范围广的生物种,其分布也广。仅对个别生态因子耐性范围广的生物,可能受其它生态因子的制约,其分布不一定广。

( 3 )同一生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通常在生殖生长期对生态条件的要求最严格,繁殖的个体、种子、卵、胚胎、种苗和幼体的耐性范围一般都要比非繁殖期的要窄。例如,在光周期感应期内对光周期要求很严格,在其它发育阶段对光周期没有严格要求。

( 4 )由于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当某个生态因子不是处在适宜状态时,则生物对其它一些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将会缩小。

( 5 )同一生物种内的不同品种,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对多个生态因子会形成有差异的耐性范围,即产生生态型的分化。

耐性限度:是指每一物种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条件下生存和繁殖,也即生物总在其生存范围内,对任一生态因子的需求总有其上限和下限,两者之间的距离就是该种对该因子的耐性限度。

耐受范围: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就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

限制因子:生物的生长发育够到某个最小量的因子限制,这个因子称为限制因子。又因为这个因子的量最小,也称为最小因子。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数种因子影响时,其受限制的程度取决于最少的那个因子。

限制因子原理:一个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和繁荣取决于综合的环境条件状况,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限制的状况都可以说是限制状况或限制因子。

似昼夜节律:生物体内自运行的接近于24h周期性节律,如动物昼出夜伏、昼伏夜出、晨昏活动也昼夜活动等活动节律。

贝格曼规律: 高纬度恒温动物往往比来自低纬度恒温动物个体高大,导致其相对体表面积变小,使单位体重的热散失减少,有利于抗寒。

阿伦规律: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恒温动物,其体表的突出部分缩短,热带地区的恒温动物,相对较长。

乔丹规律:鱼类的脊椎数目在低温水域中比在温暖水域中多。

阿塑夫规律: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并且这种延长随着光强的增强,这种延长越明显。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并且这种缩短随着光强的增强,这种缩短越明显。

生物钟:生物钟又称生理钟。它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实际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是由生物体内的时间结构序所决定。

临界温度:生物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生长、发育和生殖等)所需的环境温度的上限或下限。

冷害:喜温动物在0℃以上的温度条件受到的伤害。

超冷:纯水在—40℃以后结冰,这种现象叫超冷。

白霜:环境气温或地表温度下降到零度,空气中过饱和的水汽凝结成白色的冰霜,又称白霜。

黑霜:温度下降到零度或零度以下时,如果空气干燥,在降温的过程中水汽仍然不达到饱和,就不会形成霜,但这时的低温仍能使植物受害,这种无霜仍能植物受害的天气称为黑霜。所以黑霜实际上就是冻害天气。

生物学零度:生物的生长发育需要一定范围的热量,温度过低生物不能生长发育,温度达到需求的低限生物才开始生长发育,这一温度阈值称为生物学零度或者最低临界温度。

有效积温:即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摄取一定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各个生长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是一个常熟。公式:k=n(t-to)

喜温植物:有些植物在45℃以上就会受到伤害,称为适度喜温植物,如陆生高等植物和某些隐花植物。

异温动物:异温动物是体温调节机制介乎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之间的一种动物类别。例如一些动物如刺猬在非冬眠期体温能维持相当恒定的状态和恒温动物一样,但在冬眠季节进入冬眠状态,体温维持在环境温度之上约2℃,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最适温度:适合与生物生长、繁殖或者适合于某个反应进行的最佳温度条件称为最适温度。

物候节律:由于长期适应,生物形成了与一年中温度的寒暑节律性变化相适应的生物发育节律,称为物候节律。物候节律是在大量细致观察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获得的。动物对不同集结地 食物条件变化以及对热能、水分和气体代谢的适应,导致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的周期性变化,例如活动与休眠、繁殖期与性腺静止期、分居与群居、定居和迁移。

物候期:高等植物的发芽、生长、现蕾、开花、结实、果实成熟、落叶、休眠等生长发育阶段,称为物候阶段,即是物候期。

亲缘选择:又称亲属选择,也称为“利群选择”,个体或群体仅对其同类或亲属表现出来的利他行为。亲缘选择理论(kin selection)是自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以来,有关生物进化非常重要的进步。这一理论的重要价值就在于它解决了达尔文无法解释的普遍存在于动物界,尤其是存在于社会性昆虫(例如蚂蚁、蜜蜂和黄蜂)内的利他行为。

亲缘选择理论:又称汉密尔顿法则。其内容是:亲缘关系越近,动物彼此合作倾向和利他行为也就越强烈;亲缘越远,则表现越弱。比如兵蚁保护蚁王的行为,鸟类的报警行为,挪威旅鼠的自杀行为等。

异质种群:一般来说,异质种群(集合种群)的概念所描述的是在斑块生境中,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距离,但彼此间通过扩散个体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许多小种群或者局部种群的集合,一般也称为一个种群的种群,它是种群的概念在一个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

可持续发展: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统一发展,这种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长远利益。

实际生态位:物种实际占据的生态位称为实际生态位。

基础生态位:物种所占据的理论上最大空间称为基础生态位。

趋同适应:不同种类的生物当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形成相同或相似的形态或生理特征及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或途径,这种现象称为趋同适应。

趋异适应:同种类的生物当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形成不同的形态或生理特征及不同的适应方式或途径,这种现象称为趋异适应。

生活型:不同种类的植物之间或动物之间在形态、生理及适应方式等方面表现出相似的类型。

排序:把一个地区内所调查的群落样地按照相似度来排序定位,从而分析各样地之间及其与生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态平衡:一个地区的生物与环境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结构及相应功能,此种状态即是生态平衡。

表型可塑性:由于环境对基因型的影响,表型发生变化的能力称为表型可塑性。

指示生物:指示生物又称生物指示器,是指那些在一定地区范围内,能通过其特性、数量、种类或群落等变化,指示环境或某一环境因子特征的生物。在环境保护上,常用一些敏感生物指示环境污染状况。利用指示生物开展生物监测 ,能在一定程度反映出环境污染的综合生物学效应 ,是环境监测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适合度:指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对环境适应的量化特征,是分析估计生物所具有的各种特征的适应性,以及在进化过程中继续往后代传递的能力的指标。

休眠:是指生物的潜伏、蛰伏或不活动状态,是抵御不利环境的一种有效的生理机制。

光抑制现象:当叶片接受的光能超过它所能利用的能量时,光可以引起光合活性的降低。它最明显的特征是光合效率的降低。

黄化现象: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形成叶绿素,但能形成胡萝卜素,导致叶子发黄,称为黄化现象。

光饱和点: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植物的光合强度随光照强度的上升而增加,当光照强度上升到某一数值之后,光合强度不再继续提高时的光照强度值称为光饱和点。

光补偿点:在光饱和点以下,当光照强度降低时,光合作用也随之降低,当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质与呼吸作用消耗的物质相平衡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light compensation point)。植物在光补偿点时,有机物的形成和消耗相等,不能累积干物质。

光周期现象:由于分布在地球上的动植物长期生活在具有一定昼夜变化格局的环境中,各类生物形成了特有的对日照长度变化的反应方式,这就是在生物中普遍存在的光周期现象。如植物的开花、结果、落叶、休眠等;动物的换羽、迁徙、繁殖、交配等现象。

富营养化: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阳性植物:在强光环境中才能生长、发育健壮,弱光条件下生长发育不良,群落中的先锋植物均属于此类。

阴性植物:在弱光下比强光下生长好,强光受害,如许多蕨类在群落中处于底层。

短日照植物:植物在日照长度短于某一定临界值时才会开花,对于这种植物应该适当缩短光照,延长黑暗,可提早开花,在临界日长内,延长光照,就延迟开花。如果光照时数大于临界日长,就不进行花芽分化,不开花。如大豆、紫苏、菊、烟草等植物。

长日照植物:各种植物都有他独特的临界日长,每天日照时间长于它的临界日长才能开花,短于它的临界日长就不会开花,这类植物就是长日照植物。

生物放大作用:指的是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些元素或不易分解的化合物,这些污染物在体内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向下传递,在生物体内的含量随生物的营养级的升高而升高,使生物体内某些元素或化合物的浓度超过了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生物富集作用:生物富集作用亦称“生物放大作用”。指通过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或食物网的各营养级的传递,某些污染物,如放射性化学物质和合成农药等,在生物体内逐步浓集增大的趋势。而且随着营养级的不断提高,有害污染物的浓集程度也越高,最高营养级的肉食动物最易受害。

协同进化: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是作为对前一物种的反应而进化的。(jazen 1980)

注:进化生物学家van vallen将捕食者与猎物之间这种协同进化关系称为“红皇后效应”

辐射适应:生物种类由少到多,向不同方向发展,形成各种形态各异、结构不同的物种的过程称为分化进化,亦称辐射适应。

(二)

种群:是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种群是构成物种的基本单位,也是构成群落的基本单位(组成成分)。

生态位:指每个个体或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生态位又称生态龛。表示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生存所必需的生境最小阈值。

生态位宽度:在现有的资源谱中,一个生态元所能利用的各种资源总和的幅度。

生态位重叠: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生态位相似的物种生活于同一空间时分享或竞争共同资源的现象。通常资源总是有限额,因此生态位重叠物种之间竞争总会导致重叠程度降低,如彼此分别占领不同的空间位置和在不同空间部位觅食等。

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中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扩展,这种过程称生态入侵。

fisher’s性比理论:性比通常以种群中雄体对雌体的相对数表示,如雌雄体数相等,性比为1;1。大多数生物种群的性比倾向于1:1,这种倾向的进化原因叫做fisher’s性比理论。

多型:在种群中许多等位基因的存在导致一个种群中一种以上的表现型,这种现象叫做多型。

种群增长类型:一类是与密度无关的种群增长模型,即假定环境中空间、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因而其增长率不随种群本身而变化;另一类是与密度有关的种群增长模型,有一个环境容纳量,增长率随着密度的上升而降低。

他感作用:也称异株克生,通常指一种植物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种作用是生存斗争的一种特殊形式,种间、种内关系都有此现象。如北美的黑胡桃,抑制离树干25m范围内植物的生长,彻底杀死许多植物,其根提取物含有化学物质苯醌,可杀死紫花苜宿和番茄类植物。

竞争排斥原理: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也即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

高斯假说:由于竞争的结果,两个相似的物种不能占有相似的生态位,而是以某种方式彼此取代,使每一物种具有食性或其他生活方式上的特点,从而在生态位上发生分离的现象。这一假说被称为高斯假说。

高斯假说:当两个物种利用同一种资源和空间时产生的种间竞争现象。两个物种越相似,它们的生态位重叠就越多,竞争就越激烈。这种情况后来被英国生态学学家称为cause假说。

种群动态:种群数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动规律、

自疏现象:播种密度的提高超过一定值时,种内对资源的竞争不仅影响到植株生长发育的速度,也影响到植株的存活率。同样在年龄相等的固着性动物群体中,竞争个体不能逃避,竞争结果典型的也是使较少量的较大个体存活下来。这一现象称为自疏现象。

自疏导致密度和生物个体大小之间的关系,在双对数图具有典型的—3/2斜率,故也称—3/2自疏法则。

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的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或内分布型。大致可分为均匀性、随机性和成群型三种类型。

内禀增长率:又称为种群瞬时增长率,在环境条件无限制作用时,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最大相对增殖速度,指特定条件下的种群瞬时增长率,即具有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在食物与空间不受限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密度维持在最适水平,在环境中没有天敌,并在最适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的种群瞬时增长率,也是最大的种群瞬时增长率,即最佳环境条件下能测到的种群瞬时增长率,常作为种群数量动态理论研究中的最大值。

生态对策:生态对策(ecological strategy)是指任何生物对某一特定的生态压力下,都可能采用有利于种生存和发展的对策.在生态对策上,生物种对生态环境总的适应对策。

环境容纳量:又称环境负荷量或称最大容纳量,是指在自然条件下(环境资源总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环境资源条件下,能够达到的最大种群密度。其用k来表示。

繁殖成效:个体现时的繁殖输出与未来繁殖输出的总和。

繁殖价值:在相同时间内特定年龄个体相对于新生个体的潜在繁殖贡献,包括现时繁殖价值或当年繁殖价值和剩余繁殖价值。

亲本投资:有机体在生产子代,以及抚育和管护子代时所消耗的能量、时间和资源量。

中度干扰假说:高干扰频度会使不能迅速恢复的物种种群消失,低干扰频度将允许种间竞争付出代价,只有中等程度的干扰水平能维持高物种多样性与种群的生存。

邻接效应: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出现邻接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称为密度效应或邻接效应。植物种群的邻接效应,会引起个体的死亡,而且还有个体上某些部分,如枝、叶、花、果、小根等的枯萎。在植物群落形成过程中,种群的邻接效应较突出的是自然稀疏。

种群年龄结构:不同年龄组的个体在种群内的比例和配置情况。按从小到大龄级比例绘图,即年龄金字塔。

生命表:是指最清楚最直接地展示种群死亡和存活过程的一览表,它是生态学家研究种群动态的有利工具。

静态生命表:又称特定时间生命表,是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进行年龄结构的调查资料编制的。静态生命表适用于世代重叠的生物,一般用于难以获得动态生命表数据的情况下的补充。

动态生命表:动态生命表又称同一群的生命表、水平生命表或特定年龄生命表,是指观察同一群同一时间出生的生物死亡或存活的动态过程而获得数据编制的生命表,适应于世代分离的物种。

存活曲线:存活曲线一般以存活数量的对数值为纵坐标,以年龄为横坐标作图,从而把每一个种群的死亡与存活情况绘成一条曲线。存活曲线能够直观地表达同生群的存活过程,对种群死亡过程的分析很有价值。

实际出生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种群的实际出生率称为实际出生率或生态出生率。

实际死亡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种群的实际死亡率称为实际死亡率或生态死亡率。

最低死亡率:又称生理死亡率,指在最适的环境条件下,种群中的个体都是由年老而死亡,即动物都活到了生理寿命才死亡。

哈—温定律:“哈迪-温伯格定律”是指在理想状态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在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即保持着基因平衡。该定律运用在生物学、生态学、遗传学。条件:①种群足够大;②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③没有突变;④没有选择;⑤没有迁移;⑥没有遗传漂变。

遗传漂变:遗传漂变是小的群体中,由于不同基因型个体生育的子代个体数有所变动而导致基因频率的随机波动称为遗传漂变。群体中,不同基因型个体所生子女数目不尽相同,致使子代的等位基因数发生改变,在处于相对隔离状态的小群体中会产生基因频率的随机波动。

综合生命表:动态生命表中增加了mx栏。用来描述各年龄的出生率,指同生群平均每存活个体在该年龄期内所产后代数。

种群增长: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种群的个体数量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增加的过程。自然种群的增长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j形增加,即种群密度按指数迅速增长,遇到环境阻力或其他限制后突然停止增长,通常可以用指数方程描述;二是s形增长,即开始增长缓慢,经过正加速期通过拐点后逐渐放慢而达到某一个环境容纳量,通常可以用逻辑斯蒂方程描述。

种群波动:是指处于平衡状态的种群,随着时间发展其种群数量围绕某一饱和量上下波动的现象。环境条件的变化往往会引起种群数量的波动,例如干旱、酷暑、严寒、流性疾病等。

不规则波动:是指在自然种群中其数量在不同的时间进程中表现出无规律性(或无周期性)变动的现象。环境的随机变化很容易造成种群产生不可预测的波动。

周期性波动:是指在自然种群中其数量在不同的时间进程中表现出规律性或周期性的变动现象。

种群爆发:是指种群数量比平常显著增加的现象。合适的气候条件、食物条件、天敌控制的解除以及种群内部机制等常常都是种群数量爆发的主要原因。

种群平衡:是指种群数量较长期地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上的现象。种群数量动态的平衡通常是种群数量围绕某一定值做小范围的波动,它是与种群逻辑斯蒂增长模型联系在一起的。

种群调节:是指种群自身所处的环境对种群数量的影响,使种群数量表现有一定的动态变化和稳定性。

近交衰退:亲缘关系比较近的个体之间进行杂交,常会使稀有基因、隐形基因和有害基因得到表达,使得种群整体的受精率下降、生活力减弱、适应性下降,这种因近亲交配导致的不良后果称为近交衰退。

建立者种群:少数个体脱离种群后,也有可能在一个新的生境内建立起一个新的种群,这个种群的遗传信息完全依赖这部分个体所携带的基因。因此这部分个体可称为建立者种群。

建立者效应:由于新种群与母种群生活环境不完全相同,这两者之间的选择压力也不一样,可能会使建立者种群和母种群的基因差异越来越大,这种现象称为建立者效应。

社会等级:是指种群中各个动物的地位具有一定顺序的等级现象社会等级形成的基础是支配行为,或称支配—从属关系。

领域:是指由个体、家庭或其他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并且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他成员入侵的空间。动物保卫领域的方式很多,如以鸣叫、气味标志或特异的姿势向入侵者宣告其领域范围;或威胁、直接进攻驱赶入侵者等,称为领域行为。

动物的领域行为有利于减少同一社群内部成员之间或相邻社群间的争斗,维护社群稳定,并保证社群成员有一定的食物资源、隐蔽和繁殖场所,从而获得配偶和养育后代。

r-对策:生活在条件严酷和不可预测环境中,种群死亡率通常与密度无关,种群内的个体常把较多的能量用于生殖,而把较少的能量用于生长、代谢和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

k-对策:生活在条件优越和可预测环境中,其死亡率大都取决于密度相关的因素, 生物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因此种群内的个体常把更多的能量用于除生殖以外的其他各种活动。

r-选择者:采取 r-对策的生物称 r-选择者,通常是短命的,生殖率很高,可以产生大量的后代,但后代的存活率低,发育快,成体体形小。

k-选择者:采取 k-对策的生物称 k-选择者,通常是长大寿命的,种群数量稳定,竞争能力强,个体大但生殖力弱,只能产生很少的后代,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关怀,发育速度慢,成体体形大。

种内关系:存在于生物种群内部个体间的相互关系称为种内关系。生物的种内关系包括密度效应、动植物性行为、领域行为、社会等级、通信行为以及利他行为。

最后产量恒值法则:是在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不管一个种群的密度如何,最后产量差不多都是一样的。最后产量恒值法可用以下公式表示:y=wd=ki

种间关系:是指生存于同一生境内不同物种之间的产生的利害关系。例如,竞争、捕食、寄生、互利共生等,这些关系的存在是构成生物群落的基础

种间竞争:是指两个物种或更多物种对资源有相同的需求,必须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而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相互妨碍作用。种间竞争的结果常是不对称的,即一方取得优势,而另一方被抑制甚至被消灭或被迫迁移。竞争的能力取决于种的生态习性、生活型和生态幅度。

动物婚配制度:指的是根据同种动物个体在一个繁殖季节里获得配偶数的多寡、两性个体是否都具有双亲行为、两性个体配对关系的紧密程度和持续时间而划分的雄雌婚配分类系统。

似然竞争:①两种猎物被同一种捕食者所捕食,由于一种猎物种群数量的增加会导致捕食者种群个体数量增加,从而增大另一种猎物被捕食的风险(副作用),从而使两种猎物以共同的捕食者为中介产生相互影响。这一现象称为似然竞争。

②当一种捕食者可以捕食两种物种时,—个物种个体数量的增加将会导致捕食者种群数量的增加,从而加重对另—个物种的捕食作用,这种现象称似然竞争。

利他行为:利他行为是另一种社会性相互作用,是指一个个体牺牲自我而使社群整体或其他个体获得利益的行为。利他行为的例子很多,尤其是社会昆虫。白蚁的巢穴如果被打开,工蚁和幼虫都想向内移动,兵蚁则向外移动以围堵缺口,表现出了勇敢保卫群体的利他行为;工蜂在保卫蜂巢时发出毒刺,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杀行为”。

通信行为: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几种刺激性的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

捕食:可定义为一种生物摄取其他种生物个体的全部或部分为食,前者称为捕食者,后者称为猎物或被捕食者。通常,捕食在狭义上仅指某种动物捕食另一种动物,而在广义上泛指某种生物捕食另一种生物。

寄生:是指一个种寄居与另一个种的体内或体表,靠寄主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物质获取营养而存。

拟寄生:是指寄生者进入寄主体内吸收营养并把寄主逐渐杀死的寄生现象。

共生: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种生活在一起时,其中某个物种或多或少可以从共生关系中获得一定利益的现象。

互利共生:是指两个不同物种之间的一种非常紧密的互惠关系,可以达到密不可分的程度,一旦人为将其分开,可能双方或至少一方会受到伤害。

偏利共生:两个不同物种共生在一起,一方获利,另外一方至少不受伤害,称为偏利共生。

构件生物:构件生物是指由一个合子发育的形成一套构件组成的个体。如一株树有许多树枝,树枝可视为构件。构件数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一般高等植物是构件生物,大多数动物属单体生物。但营固着生活的如珊瑚,薮枝虫、苔藓也是构件生物。

单体生物:由一个受精卵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的形态和发育都可以预测,哺乳类、鸟类、两栖类和昆虫都是单体生物的例子。

(三)

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聚集在一定空间或一定生境中的个各物种种群的集合。它由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各种生物有机体组成的,但仍然是一个具有一定成分和外貌比较一致的集合体;群落中的不同物种不是杂乱无章的散布,而是有序协调地生活在一起。群落内的生物之间以及与环境之间通过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具有一定外貌、结构和功能的有机统一体。

群落生态学:是研究群落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生态学的一个主要分支科学

群落最小面积:指的是基本上能表现出群落类型植物种类的最小面积。由于在这个面积里,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和一般结构特征得以充分表现,因此最小面积也被称为表现面积。通常环境条件越优越,植物种类越多,种群组成也越复杂,最小面积也随之越大。

优势种:是指那些对群落(生物)结构和群落(物理)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它们通常是那些个体数量多、投影盖度大、生物量高、体积较大、生活能力较强的植物种类。

亚优势种:是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植物种。

建群种:优势种中的最优势者,即盖度最大、占有空间最大,因而在建造群落和改造环境方面作用最突出的生物种叫建群种,它决定着群落的基本性质。决定群落外貌的主要是其建群种的生活型。它们在群落中生产竞争的真正胜利者。

关键种:对群落结构和功能有重要影响的物种,它们的消失或削弱能引起整个群落和生态系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的一种物种。

伴生种:为群落中常见的种类,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

偶见种:是那些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物种,多半是由于种群本身数量稀少的缘故。这些物种随着生境的缩小濒临灭绝,应该加强保护。

特征种:是指在一个具有明显界线的植被类型中,于数量上和存在度方面拥有明显的、最大限度的集中的种。

空间异质性:指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上分布的不均匀性及其复杂性,一般可理解为空间的斑块性和梯度总和,包括环境的空间异质性和生物群落的空间异质性。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所有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及其与生存环境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总称,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物种多样性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指一定区域内的物种丰富程度,可称为区域物种多样性;其二是指生态学方面的物种分布的均匀度,可称为生态多样性或群落物种多样性。物质多样性是衡量一地地区事务资源丰富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

生态入侵:是指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扩展,这个现象称为生态入侵。

生态交错带:生态交错带是“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其特征由相邻的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时间及强度所决定” 。通俗地说,生态交错带就是由两个不同性质斑块的交界以及各自的边缘所构成的斑块之间的过渡带。

边缘效应:①在群落交错区中由于生境的特殊性,异质性,不稳定性,使得毗邻群落的生物可能聚集在交错区,在这个生境重叠的区域,不但增大了交错区的物种多样性和种群密度而且增大了某些物种的活动强度和生产力,这一现象叫做边缘效应。

②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交互作用处,由于某些生态因子(物质、能量、信息、时机或地域)或系统属性的差异和协合作用而引起系统某些组分及行为的较大变化。

中度干扰假说:由美国生态学家康奈尔(j. h. connell)等人于1978年提出的一个假说,认为中等程度的干扰频率能维持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如果干扰频率过低,少数竞争力强的物种将在群落中取得完全优势;如果干扰频率过高,只有那些生长速度快、侵占能力特强的物种才能生存下来;只有当干扰频率中等时,物种生存的机会才是最多的,群落多样性最高

香农—维纳指数:用来描述种的个体出现的紊乱和不确定性。不确定性越高,多样性也就越高。

原生裸地:原生裸地是指从来没有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包括原有植被下但土壤)的地段,如冰川的移动造成的裸地。

次生裸地:是指有有群落虽然被消灭,但群落下的土壤基质还保留着,甚至土壤中还保存着原有群落中某些植物种类的繁殖体,这样的裸地称为次生裸地。

群落稳定性:群落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演替:在群落发展变化的过程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自然演变过程。

原生演替: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植被、但后来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的演替。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发生的演替

次生演替:是指原来的植物群落由于火灾、洪水、崖崩、风灾、人类活动等原因大部份消失后所发生的演替。

层片:层片是植物群落结构的一种基本单位,由相同生活型或相似生态要求的种组成的机能群落。

斑块:是景观格局的基本组成单元,是指不同于周围背景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区域。自然界各种等级系统都普遍存在时间和空间的斑块化。它反映了系统内部和系统间的相似性或相异性 。

重要值:在研究森林群落时首次提出,是某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由于其简单明确,近年来得到普遍采用。重要值=相对密度 相对频度 相对优势度(相对基盖度)。用于草原群落时,相对优势度可用相对盖度代替:重要值=相对高度 相对频度 相对盖度。

排序:把一个地区所调查的群落样地按照相似度来排定各样地的位序。从而分析各样地之间及其与生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多度:表示一个钟在群落中的个体数目的多少或丰富程度。一般用记名计数法和目测估计法。

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植株数或生物个体数目。对于植物株数的统计,乔木、灌木、和丛生草本一般是以植株或株从计数,根茎植物则是以地上枝条计数。密度用公式表示为:d=n/s 。样地内某一种物种的个体数占全部物种个体数的百分比称做相对密度。某一物种的密度占群落中最高的物种密度的百分比称为密度比。

盖度:①分为投影盖度和基部盖度。②投影盖度,又称冠盖度,是指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用百分数表示。它标志了植物所占有的水平空间面积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物同化面积的大小。对于森林群落,通常以郁闭度来代替投影盖度,以此作为森林疏密度的标志,郁闭度以1.0为最大(相当于投影盖度的100%),郁闭度小于0.4(相当于投影盖度的40%),称为疏林;③基部盖度又称纯盖度,是指植物基部实际所占的面积。对于森林群落,则以树木胸高(1.3m处)断面积计算。乔木的基盖度称为显著度,即是群落中一个钟全部植株胸高断面积之和。

频度:是指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表示某一物种的个体在群落中分布的均匀度。 (注意raunkiaer频度定律的复习,p109)

郁闭度和盖度:郁闭度是指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用十分数表示。盖度:指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林业上常用郁闭度来表示林木层的盖度。

存在度和恒有度:①在同一类型的群落中,某一种生物所存在的群落数即为存在度。各个群落中的物种,可按其出现的次数比率划分出存在度等级。存在度大的种类,则各种群的相似度越大。②某物种在各个具有相同面积的群落中出现的次数称为恒有度。恒有度可以避免由于取样面积不等而造成的参差不齐。两则都表示物种在群落中出现的次数。

优势度;是指某种植物再群落的所占的优势程度,确定物种在群落中生态重要性的指标,优势度大的物种就是群落中的优势种。植物的优势度=(密度比 盖度比)/2*100%。动物物种的优势度一般以个体数或相对多度。

生活型:不同种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的气候或其他环境条件下,而在形态上、生理上及适应方式等方面所表现出的趋同适应类群,是植物体与环境间某种程度上统一性的反映,生活型与分类学中的分类单位无关。

生态型:同种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不同的气候或其他环境条件下,而在形态上、生理上及适应方式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变异性和分化性的个体群,是趋异适应的结果。生态型是可遗传的变异。

生活型谱:群落内每类生活型的种数占总种数的百分比排列成一个系列。某一群落的生活型谱(%)=群落中某一生活型植物种的数量/全部植物种的数量*100%。生活型谱反映了某一地区或某一群落中植物与环境,尤其是与气候间的相互关系。

生活型和生态型:两者都是表示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生活型是生物对所存在环境适应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表型),是不同生物对相同环境的趋同适应。生态型是生物对所在环境适应的一种内在的表现形式(遗传),是同种生物于不同环境的趋异适应。

植物的生长型:是指控制有机体一般结构的形态特征,是根据总体形态,即习性来划分的。植物的生长型反映植物生活的环境条件,相同环境条件具有相似的生长型,是趋同适应的结果。通常,植物的生长型可以划分为乔木、灌木、藤本、草本等。

顶级群落:顶极群落(climax community)是生态演替的最终阶段,是最稳定的群落阶段。一般来说,当一个群落或一个演替系列演替到同环境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演替就不再进行了。在这个平衡点上,群落中各主要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达到平衡,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以及生产量和消耗量(如呼吸)也都达到平衡。

群落外貌:是指生物群落的外部形态或表相,它是群落中生物与生物间,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

季相:季相,是植物在不同季节表现的外貌。植物在一年四季的生长过程中,叶、花、果的形状和色彩随季节而变化所表现出来的。

macarthur-wilson学说:麦克阿瑟(r. h. macarthur)和威尔逊(e. o. wilson)于1967年提出的均衡理论。认为某个区域内物种数目的多少由新物种的迁入和原有物种消亡或迁出之间动态变化所决定,它们遵循着一种动态平衡的规律。

同资源种团:群落中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团称为同资源种团。同资源种团,同资源种团内的种间竞争十分激烈,它们占有同一功能地位,是等价种。如果一个种由于某种原因从群落中消失,别的种就可能取而代之,这对竞争和群落结构进行实验研究是有利的。

地带性植物群落:在综合的外界环境条件中,特别是热量和水分及两者的配合状况,是地球表面的气候条件依维向、经向和山地垂直三个方向改变,植物群落也依这三个方向分布,在地理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三维空间规律性,即维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四)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及信息传递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生态学功能地位。

生态系统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结构与功能、发展与演替、以及人为影响与调控机制的科学,它是生态学的一个主要分支学科。

生产者:也称初级生产者,是指利用太阳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将简单的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自养生物,包括所有的绿色植物、光合细菌和利用化学能的细菌等。

消费者:是指不能利用太阳能将无机物质转化为有机物,而只能直接或间接依赖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质为生的异样生物。消费者主要是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各种动物,按其营养方式可分为: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大型食肉动物、寄生动物及杂事动物。

分解者:又称还原者,亦属于异样生物,是分解已死的动植物残体的异样生物。主要是细菌、真菌和某些营腐生生活的原生动物和小型土壤动物。

食物链:(food chain)亦称“营养链”。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为维持其本身的生命活动,必须以其他生物为食物的这种由生物联结起来的链锁关系。

食物网:生态系统内许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状结构,称为食物网。

营养级:营养级即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它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物种的总和,因此也称为营养物种。

生态金字塔:又称生态椎体,是指把生态系统中各个营养级有机体的个体数量、生物量或能量,按营养级由低到高顺序排列并绘制成图形,由于其形似金字塔,故称为生态金字塔。实际上,生态金字塔是用来表达各个营养级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的,这种数量关系可以采用生物量单位、能量单位或个体数量单位,采用这些单位构成的生态金字塔分别称为生物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

生态效率:是指食物链的各个营养级之间实际利用的能量占可利用能量的百分率。

物质循环:环境中的无机物质被绿色植物吸收转化成有机物质,沿着食物链被多次利用,又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质返回环境中去,这个过程称为物质循环。

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态,它包括结构上的稳定、功能上的稳定和能量输入输出上的稳定,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反馈:生态系统普遍存在反馈现象。所谓反馈是指生态系统中某一种成分发生变化,必然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相应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反过来又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这个过程就是反馈。

负反馈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反馈,它的作用是能够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或稳态。反馈的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例如,如果草原上的食草动物因为迁入而增加,植物就会因为受到过度啃食而减少,植物数量减少以后,反过来就会抑制动物的数量。

正反馈是比较少见的,它的作用刚好与负反馈相反,即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一系列变化,反过来不是抑制而是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成分所发生的变化,因此正反馈的作用常常使生态系统原理平衡或稳态。

同化效率:是指植物吸收的日光能中被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的比例或者是动物摄食的能量中被同化的能量比例。一般肉食动物的同化效率要高于植食动物。

同化效率=被植物固定的能量/吸收的日光能

=被动物吸收的能量/动物的摄食量

即ae=an/in其中n为营养级数

生产效率:指形成新生物量的生产能量占同化能量的百分比。

pe=pn/an

消费效率:n 1营养级消费(即摄取)的能量占n营养级净生产能量的比例。ce=n 1营养级消费的能量(in 1)/n营养级的净生产量(pn)

林德曼效率:是指n 1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占n营养级获得能量之比,它相当于同化效率、生产效率和消费效率的乘积。林德曼效率=(n 1)营养级摄取的食物/n营养级摄取的食物。 即le=an/in×pn/an×in 1/pn=in 1/in

初级生产:又称第一性生产,是指生产者(包括绿色植物和其他自养生物)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固定能量的生产过程。

总初级生产量:又称总第一性生产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或生产者生产出来的全部有机物的量。

净初级生产量:指在初级生产过程中,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中扣除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掉的那部分,剩下的可用于植物的生长和生殖的能量。

生物量:是指某一时刻单位面积内实存生活的有机物质(干重)(包括生物体内所存食物的重量)总量,通常用kg/m2或t/hm2表示。

生产量:是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有机物质生产量,有速率的含义。

现存量:是指在某一定时刻调查时单位面积上被食草动物取食以及枯枝落叶掉落后剩下的存活部分的总量。

硝化作用:是氨的氧化过程,指把氨或氨盐转变为亚硝酸盐进而再把亚硝酸盐转变为硝酸盐的过程。

反硝化作用:也称脱氮作用,是指把硝酸盐等较复杂的含氮化合物转化为n2、no、n2o等过程,此过程是由细菌和真菌参加的。

氨化作用:在氨化细菌和真菌的作用下,将含氮的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或核酸)通过水解而生成的小分子有机物(氨基酸或核苷酸)分解,释放出氨与安化合物的过程。

尺度:一般是指在研究某一物体或现象时所采用的空间或时间单位,同时又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的范围和发生的频率、

同类热门推荐 生态学基础--第一章 有机体与环境 94291人看过 2023翻硕mti备考:448答题思路:名词解释万能模板! 52139人看过 【高中地理】专业答题术语——地理(2017) 83134人看过 高考干货 | 高中地理700个术语名词解释总结归纳,这些你认全了嘛 55419人看过 高中地理75个常见名词解释,学习一定是持之以恒的! 29430人看过 本站只为传播信息,不对所发布的内容本身负责。如有凯发k8国际手机app下载的版权及其它问题,请联系站长处理。

本文tag:[生态] [考研]

  • 上一篇:
  • 下一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