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男孩当场杀害爷爷,李玫瑾一语中的,揭露了家庭最痛的真相!-凯发体育客户端

空空 2023-03-19 21:32:27 生活百科 784 ℃ 0 评论

文|哎呀妈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

一大早,被一起人伦悲剧惊醒了!

江西南昌安义县,一个14岁男孩因手机被爷爷夺走,情绪失控残忍杀死了爷爷!

这都什么事?

亲孙子将屠刀挥向亲爷爷,动机仅仅是被催着吃饭,被抢走了手机。

太可怕了!

无法想象,死去的爷爷被孙子暴力相向时,内心有多震惊和恐慌;

无法猜测,盛怒下的男孩杀死爷爷后,所面临的世界将有多崩溃!

惨剧过后,留下的一定是各种铺天盖地的指责和控诉,杀人者更不可能幸存。

虽然不知道男孩的个性如何,平时和亲人间的关系是亲是疏,但唯一能判断的,就是他亲手断送爷爷生命的那一刻起,不再是无辜的少年。

究竟是什么,把他变成了“恶魔”?

有人认为是“万恶之源”的手机。

也有人认为是这个阶段的孩子戾气太大、脾气太暴。

但更多人把问题的矛头指向了男孩的家庭。

李玫瑾教授说:

“孩子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父母的问题。每一种异常行为的背后,一定可以在其所受的教育中找到原因。”

男孩手里的刀,看似是自己主动拿起来;可背后,有可能是家庭环境一次次的教唆、不经意的示范,给了他犯错犯罪的机会。

说到底,一个孩子变成“恶魔”,他的家庭教育,难逃其咎。

01 “他被告知,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暴制暴”

案件中有一个小细节。

男孩被爷爷催促吃饭,由于沉迷于游戏中,所以没有回应作答。

这时爷爷的做法是,直接把手机抢了过去,并出言辱骂。

前一秒还在游戏的欢愉中,后一秒被行动暴力和语言暴力相向,这种强大的落差,最容易激怒一个情绪不稳定的孩子。

心理学指出,总被粗暴对待的孩子,一定习惯以暴制暴。

很多父母以为,自己是一家之主,拥有足够的权威。孩子是自己生下来的,就该无条件顺从和听命。

越是用简单粗暴的行为教育孩子,越容易毁掉孩子内心的秩序感,把孩子往暴力的边缘上推。

育儿节目《超级育儿师》中的柏辰妈妈,表面上看起来很礼貌温柔,但一教育起儿子,令人不适的压迫感扑面而来。

一开始,柏辰在户外玩耍,她硬生生将柏辰唤回家,命令柏辰把英语书拿出来写作业。

还想玩的柏辰,明显不耐烦了,一边喊着“不写”,一边将旁边的椅子踢掉。

妈妈一出房门,柏辰就赶紧把门锁上,隔绝了和妈妈的沟通。

被儿子如此对待,妈妈的情绪也上来了,站在门口威胁:“你敢出来一步,就打断你的腿。”

母子间的对峙,火药味充斥着整个房间,就连观察员兰海在旁都看得心惊胆战。

10岁的柏辰,私下其实是个文质彬彬、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孩子,可一被妈妈“教育”,他就像是竖起了浑身刺的刺猬,死命地反抗。

不过就是写作业这件事。

如果柏辰妈妈能够用平和的语气、温柔的态度循循善诱,相信她和孩子间的关系一定不会如此剑拔弩张。

在抱怨孩子叛逆、难管不听话的时候,父母最应该冷静下来好好思考,是不是自己方法错了,让孩子也跟着学坏了。

家庭就是一个复印机,父母的一言一行是原件,孩子的所作所为便是复印件。

当他被暴力对待,一定也会有样学样,不会对别人客气。

02 “以前不教他,现在也别想教好他”

孩子的问题,绝不是一夜间形成的,必定是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导致孩子行为失控的,远不止是手机或者作业,更是家庭教育的疏忽、轻视和纵容。

心理专家李玫瑾教授曾分享过一个案例:

一位老教授找她,诉苦自己的儿子天天跟他要这要那,要是满足不了的话,儿子就寻死觅活。

为了息事宁人,老教授只好答应,今天手机、明天电脑、后天游戏……儿子要什么,他就给什么。

可这么做,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老教授无奈向李玫瑾请教,该如何是好。

李教授很痛快,直接给两个字:晚了。

孩子年幼不懂事,做父母的没有及时给他树规矩立原则,一味放任、纵然、坐视不管,等到孩子长大了,再想管就难了。

就像这个火遍全网的视频:

年纪轻轻的儿子犯事进了审讯室,抱着妈妈大哭。

那又怎么样?妈妈也没办法啊。

就算告诉过孩子,父母教不了社会来教,社会教不了,公安法院教。可小时对孩子的纵容溺爱,早已酿成大错,毁了孩子的前程。

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比如成龙的儿子房祖名、张国立的儿子张默、李双江的儿子李天一。

哪一个不是从小含着金汤匙长大,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没人管,没人立规矩树原则,最后步入歧途?

父母最大的失责,不是给不了孩子优渥的物质生活、可口美味的山珍海味,而是在最该教育的时候,不重视自己的权柄,放任孩子的小过小错,终究自食其果。

别想着孩子永远都在原地等着自己来教育。

不在孩子沉迷虚无世界时,拉他回到现实;

不在孩子拳头比思维快时,教导他控制情绪;

不在孩子对别人出言不逊丢失教养时,耐心引导示范……

错过了教育的良机,别怪后悔莫及。

03 什么样的教育,成就什么样的孩子

美国作家艾默生说过:

“孩子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取决于他从第一个教育者那里所接收到的爱的质量、陪伴和榜样示范。”

没有父母会愿意花十几二十年的时间,养出一个“恶魔”。

成就孩子的孩子,一定是父母一开始就找对了教育的方向,并用正确的方式不断塑造孩子、指导孩子向上前行。

我们的孩子,最需要这样的培养:

第一,该管的时候“狠狠”管。

之前看到广东一位妈妈,得知儿子坐电梯时乱按电梯按钮,耽误了整栋楼邻居的出行。

二话不说,直接带儿子挨家挨户道歉,“狠心”把孩子放在整个群体里去教育。

看到这,不得不为这个妈妈点赞。

管孩子这事,一定要在孩子人格尚未定型,越早越好。

一个人的未来如何,很大程度要看他从小所接受的管教如何。

抓住管教孩子的最佳时期,才能让孩子越长大越优秀。

第二,超越权力之争,放下对孩子的控制欲。

央视主持人樊登老师在和儿子嘟嘟讨论玩手机的事情时,并没有像一般父母那样,用自己的权威要孩子玩或不玩。

相反,他跟儿子商量,共同制定使用规则。

先问儿子:“你觉得玩手机怎么样是合适的?”同时告诉儿子玩手机时间多长的危害。

把该说的话说了,接下来就是让儿子做选择。于是儿子自己定,每天最多玩五局游戏。

当孩子做出的决定是出于自愿,而非被迫,通常都能按规定行事。果不其然,嘟嘟每天都不会玩超额,甚至一天一局游戏都没打。

教育中没有所谓的压迫感,孩子更容易放松身心,而不是选择和大人对着干,愈发沉浸在错误行为中。

第三,给予孩子温和而坚定的爱。

特别喜欢《叛逆不是孩子的错》这本书。作者杰弗里·伯恩斯坦始终强调,所有叛逆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帮助。

这份帮助,便是父母对他的接纳、关怀和爱。

学会理解我们的孩子,在他不可爱的时候,更要给他足够的理解和包容。

当他意识到父母不再带着偏见去批评他、否定他时,才有愿意和父母沟通、联络的可能。

管教时,一旦给孩子造成不适,请好好说明、耐心解释,让孩子明白,父母对他的爱,既自由,又有边界。

只要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管教,是出于对他的好和爱时,一切教育将事半功倍。

其实,在孩子成长的路上,父母的存在太重要了!

就像诗人惠特曼在诗中写道: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最初看见什么,就变成什么……

如果是早开的喇叭花,那么它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

如果是杂乱的野草,那么它也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

我们是早开的喇叭花?还是杂乱的野草?选择权始终在自己手上。

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

孩子是成是败,是天使还是恶魔,决定就在父母身上!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热门推荐 一战川大英语语言文学 已拟录取 29666人看过 美国文学(传自英伦,自成一家) 545人看过 弗洛姆评《1984》 73232人看过 新祥旭:2021北京师范大学英语专业考研真题(回忆版) 70612人看过 【case解读:世界500强系列】融合科技领导者——艾默生 8521人看过 本站只为传播信息,不对所发布的内容本身负责。如有凯发k8国际手机app下载的版权及其它问题,请联系站长处理。

本文tag:[家庭]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