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 曾国藩 戴安娜 马丁·路德 憨豆是抑郁症患者《太平洋战争》解读战争恐惧症 过度紧张恐惧焦虑-凯发体育客户端

2023-03-20 06:40:25 生活百科 952 ℃ 0 评论

丘吉尔的战争:打败了希特勒,却败给了抑郁症

2014-09-27 16:09:00 来源: 澎湃新闻网

丘吉尔有一句名言:“心中的抑郁就像只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丘吉尔之后,黑狗(blackdog)便成了英语世界中抑郁症的代名词。在大人物中,饱受忧郁症折磨的,丘吉尔并未唯一。叫得出名字来的还有一大串:雨果、伍尔夫、马丁·路德和托尔斯泰。

饱受抑郁症困扰的现代人,不管大人物还是小人物,是英国精神科安东尼 斯托尔写《丘吉尔的黑狗》的原因。该书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来观察心理忧郁现象,对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了反思,剖解了许多大人物的忧郁心理与非凡成就之间的关系。“澎湃新闻”经授权摘编了其中关于丘吉尔和抑郁症斗争的章节。

最后,《丘吉尔的黑狗》的编辑在编辑手记中写的一段话,我们认为值得读者注意:“我们浸淫于一些心灵鸡汤式的固有观念太久了,比如关于所谓幸福,心理健康以及人际关系。斯托尔则往往对这些甜得发腻的迷思发出挑战,他用《丘吉尔的黑狗》告诉我们:抑郁其实是人类当中的智者们向内思考、回归内心的最有效形式之一。因为痛苦可以唤醒人的意识与创造力!他还在《孤独:回归自我》一书中指出,现代社会过分强调人际关系,从而忽视以至误解了“孤独”所负载的“正面功能”,这对人的精神和心灵可谓一种不负责任的无辜的伤害。”

观念对丘吉尔很重要,源于他对世界一厢情愿的信念

在权威面前,丘吉尔自小就是我行我素、毫不妥协。叛逆不仅是他发泄敌意的唯一途径,也是他维持自尊的法宝。自知身小体弱,除了历史之外,在其他学科上又一无是处,除了叛逆,还真的别无所恃;但是,没过多久,另外一种得以让这个小男生建立自信的本事,或者说是天赋,很自然地就表现出来了。尽管大部分学科都一般般,差到跟他的天资大不相衬的程度,但他却发现自己拥有驾驭文字的本领,而且单凭着这份资产,就已经让他一生受用不尽。

在使用文字作为自我表达的利器之前,11岁那年,他曾经渴望学习大提琴。这个愿望如果得以实现,音乐可能影响他的一生;许多音乐家都明白,声音的世界可以成为一个永不枯竭的安抚泉源,能够演奏一种乐器,既可自我表达又可以因此而建立自信。但是,幼年对音乐的兴趣,丘吉尔并没有受到鼓励,不久也就烟消云散,他的音乐品味就始终停留在沙利文(seymour sullivan,英国轻歌剧作曲家,1842—1990。——译者)与流行歌谣的水平。

从心理学上说,丘吉尔对文字的态度与运用可说别具意义。刚认识怀蕾缇 卡特时,他曾经问她,她是否认为,文字具有一种魔力,而音乐则是完全独立于意义之外的。对丘吉尔来说,答案无疑是肯定的。文字具有魔力,后来成为他内在世界一厢情愿的信念。萨特在自传中也谈到过类似的心理过程: 基本上,我是一个柏拉图派,从知识去认识对象;我觉得,观念比事物更为真实,因为最先给我观念的就是观念本身,观念将它们本身像事物一样呈现出来,对这个宇宙的认识,我是透过书本:吸收、分类、标记与研究,但都栩栩如在眼前;而透过书本的经验却与真实事件的诡异过程格格不入,让我困惑不已。正因为如此,为了解开我自己的观念论,我足足花了三十年的时间。

终其一生,丘吉尔都是一口观念的活水。司麦兹(smuts)谈起他,说:“丘吉尔之不可或缺,正是因为他有观念。”他的想象力确实与众不同,一泄而出,耀眼亮丽,用词遣字魅力十足,有如天马行空,翱翔于单纯的事实之上。但这也正是随时都要有人约束他的原因,日常生活中如此,内政大臣任内如此,首相任内,他的参谋首长们,特别是阿兰布鲁克,更是如此。 文字风格方面,最能吸引他的作家就是吉本,而且是他全力模仿的对象;另一方面,麦考莱也让他受益匪浅。

这些作家令他爱不释手,并不令人讶异。吉本才情横溢,实事求是,不偏于己见,行文典雅,结构严整,对于音乐感强烈的人来说,尤其具有吸引力。更特别的是,吉本绝不滥用文字天赋,不扭曲史实,不迎合自己的偏好,尽管对基督教有所不满,仍然秉笔直书。他的巨著《罗马帝国衰亡史》历久不衰,始终是典范之作。麦考莱则又另当别论,他善用文字的魔力,说服读者相信自己的主观观点。 丘吉尔深知,自己的想象会造成误导,陷自己于错误的判断之中,但总能及时悬崖勒马,只不过要花极多的时间往复辩论罢了。在军事策略上,他虽有独到之见,天马行空的想象却不时插上一脚,经常忽略了可能性的逻辑。对于自己的观念或想法,他能够用冠冕堂皇的文字或语言包装起来,弄得连自己都深信不疑,语文的魔力不仅鼓舞了自己也激励了别人,确实还真的救了他们的命。

写作:丘吉尔在不由自主陷入低潮时用来对抗忧郁的利器

身为人类,面对无可逃避的失望时,艺术家与哲学家所创造的世界有时候确能产生替代的效果。若非生于贵族的政治世家,丘吉尔很有可能成为一个相当另类的作家。不过,他既不太关心别人的利益,又懒得理会人类的心理,就算是写小说,也不可能以人物见长,倒是写冒险故事,却可能创出佳绩,《我的早年生活》就可说是一个现成的例子。此书虽是如假包换的自传,字里行间却不输给一本惊悚小说。但话又说回来,丘吉尔满脑子想的,不是彪炳的战功就是政治的权柄,就算他有一枝健笔,他的创造力多半也是表现在社会改革、军事发明如装甲车、以及战争策略上面,例如害得他成为替罪羔羊的加里波利之役。 纵使辩才无碍,丘吉尔基本上还是以文采见长。

正如他自己说的:“我不是演说家,演说家无法名垂千古。”年轻时,他曾立志成为大演说家,但终究未能完全实现。虽然他的句子,尤其是1940年的演讲,确实可以传诸久远,但他的笔力毕竟还是胜于词锋。每逢演讲,他一定事先用心写好讲稿,然后熟记于心;年轻时,每次上台之前,总是特别紧张。像劳合 乔治(lloyd george)那种大演说家的群众魅力,丘吉尔没有,他便老实在讲稿的准备上痛下苦工。以大决心克服先天的不足,不靠天赋而能获得成功,这又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身为近代最成功的作家之一,乔治 西姆农(georges simenon)说:“写作不是一种事业,而是一门辛苦的行业。”并非所有的作家都是忧郁性格;但是,习惯以写作赶走“黑狗”的作家,在一部作品完稿之后,往往都会直接进入一段忧郁期。在这段空白的停顿期,江郎才尽之感会油然而生,他们总会认为自己已经走到尽头;但是,每到山穷水尽时,创作的冲动又会自动爆发开来。写作之于丘吉尔,正是他在不由自主陷入低潮时用来对抗忧郁的利器。

为什么偏爱暖色:“偏执性防卫”

谈到他的绘画,这种心理机制的运作同样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初执画笔,丘吉尔年已四十,而此一另辟蹊径之举,正是在他不得志的时期。达达内尔海峡之败,既出于他的策划,丘吉尔乃于1915年辞去海军部长之职,不少人都发现,他从此陷入严重的忧郁之中。怀蕾缇 卡特记载道:“他引我进入房间,在一张椅子上坐下——默然不语,神情绝望——是我从未看过的。他既不怨天也不尤人,尤其没有怪费希尔(fisher),只是一个劲地说: 我完蛋了。 ”这段时期,丘吉尔自己如此说道: 长日无事,闲得不知所措,尽想着那一战,居然就那样可怕地结束了。那一刻,我的每一根神经都燃烧着,恨不得自己出马,但却身不由己,只能钉在最前排座位上,眼睁睁看着悲剧上演。突然间,绘画的缪斯女神伸出了援手——出于慈悲,出于骑士精神——对我说道:“这些雕虫小技,你看得上眼吗?有些人还真的乐在其中哩。” 如此这般,绘画成了丘吉尔的一口活水,烦恼时固然可供消遣,而且从此抓住了他的兴致,终其一生都成了一项挑战。

斗性与忧郁之间的关系,以及忧郁症患者应付斗性冲动的困难,精神分析早已有所认知。创造力里面虽然多少都有斗性的成分,但两者并不容易区分;另一方面,画幅画或作首交响曲,一般人通常都不会认为是一种好斗的行为,对于我的说法,或许难以置信,那么就不妨看看丘吉尔自己的说法。在《绘画遣怀》(painting as a pastime)一书中,他谈到自己在画布上摸索的经验: 我满怀兴奋,拿起一枝极小的画笔,在调色板上调一点蓝色,郑重其事地,在昂然不可侵犯的雪白屏障上点上一个豆大的记号。一项挑战,一项相当棘手的挑战,如此柔软,仿佛一碰就破,如此顽强,完全无隙可乘。就在那一刻,车道上传来车行渐近的声响,只见约翰 莱弗里男爵(sir john lavery)夫人轻盈如风地下了车。

“画画啊!那还犹豫什么?给我一支刷子,大枝的。”松节油一泼,蓝色与白色颜料一洒,调色板上一阵猛搅,然后大刀阔斧一挥一劈几抹蓝色狠狠砍下,一无遮拦的画布,任谁都看得出,毫无招架之力,只能听凭暴力称心快意,龇牙咧嘴,无助地瞪着我。魔咒一破,顾忌全消。抓起最大的一枝刷子,挟霹雳般的怒气,朝着我的祭品一阵劈砍。从此以后,画布再也难不倒我了。后来,他甚至将绘画与作战相提并论。不论怎么说,这本小书确实可说是他自剖最力的作品了。 丘吉尔偏爱暖色的高彩度语言,无非是需要以浪漫色彩的形象,照亮自己动辄坠入的幽暗。在绘画的颜色选择上也不例外。 我承认自己喜欢明色……对于颜色的偏好,我一点也不讳言。亮丽的,我情有独钟,沉晦如褐色,那就只有说抱歉了。哪一天,上了天堂,第一个一百万年,我打算大部分用来作画,主调还是不变;到时候,橙黄与朱红就算是最暗的了,还会有整整一系列的新颜色,点亮天空的眼睛。

用精神分析的术语来说,这是一种“偏执性防卫”(manic defense)。与忧郁的幽暗世界对应而生的,是一片色彩丰富而明亮的领域,其间恒常是亢奋与活跃,是英雄式的英勇行为,以及连番笑语的理想,妙语如珠,转折有致。在丘吉尔论绘画的书中,我们就窥见了他这种一厢情愿的内在世界:一边是这个面面俱足的世界,另一边则是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与“完蛋了”的灰暗地狱。

偏执的另一面:选择英雄人格的人做朋友,老实、诚恳、可靠之辈完全瞧不上

丘吉尔的这种偏执,同样反映在对朋友的选择上。任何人,只要得过维多利亚十字勋章,他就倾心以对,完全不计较对方的个性,只因为这些人全都是现实中的活英雄,是他内在世界的英雄翻版。同样,对活力奔放、冲劲十足的冒险家,如伯肯黑德爵士(lord birkenhead)与比弗布鲁克爵士(lord beaverbrook),他也是刻意结交。在性格的品鉴上,丘吉尔极不在行。老实、诚恳、可靠之辈,他全不看在眼里,能够激励他、取悦他、振奋他的人,才是他所要的。莫兰爵士就曾留意到,在为丘吉尔看病的医生当中,不乏杰出之士,他都不屑一顾,反倒是那些口若悬河、不甚理会科学规矩的半调子,他却心服口服。极端外向的性格,活动力极强,所从事的活动尽管非常累人,却使生活充满刺激与挑战;像伯肯黑德之类的人,对丘吉尔而言,正好可以满足他个性中偏执的一面。 人生在世,没有哪一个人是宇宙的中心。早先我们谈到过,心理结构类似丘吉尔的人,对于这一点,可就弄不太清楚了。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他们缺少人与人之间的亲密互动,最初是与父母,其次是与其他的人,以致他们始终停留在自我中心导向,亦即自恋。婴儿刚来到世界上时,处于一种唯我独尊的状态;绝大多数的孩子,都会进展到较为成熟的情绪制约,不仅了解别人也有欲望与需要,同样也会明白,自己的欲望与需求必须跟其他人互动,既要满足自己也要满足别人。从小在这方面就匮乏的孩子,无由形成这种概念,其结果是,只知道一味地要求别人,却不知道自己也能相对地给予。对自己的手下败将,丘吉尔通常宽宏大度,但对别人的需求,却始终都是斤斤计较,甚至麻木不仁。他最在乎的,无非是他自己,只因为他从小就不曾获得满足过。

“口腔”性格:贪吃,烟酒不断,要求别人毫不保留地接纳

精神分析将这种性格特征形容为“口腔”(oral)性格,因为婴儿最早的需求就是透过嘴巴得到满足;缺乏如果一直得不到满足,“口腔”性格的特征就持续维持。相当有意思的是,在一份最早期的学校纪录中,丘吉尔所得到的评语居然是贪吃。纪录上同时记载,他曾经因为偷糖而遭到处罚。终其一生,他零食不断,喝酒,虽说不致上瘾,但却不能一日没有,而且雪茄抽得极凶。

对于别人的肯定,他也同样贪得无厌。了解他的人都知道,只要他出示自己的作品,他要的就是赞赏,而且不得掺杂一点批评。对于他的构想或发明,朋友如果有任何负面的评价,他在难掩失望之余,往往会回敬一句:“你是存心跟我作对。”要求别人毫不保留地接纳,这跟他仍然像小孩一样,还是将世界截然黑白二分有关,正因为如此,友谊与反对是不能并存的。也是基于这种特质,对于自己的朋友,他绝无半句批评,而且极端忠心。正如布伦丹 布拉肯说的:“为了朋友,他可以赴汤蹈火。”而他也以此要求于朋友。终其一生,对于名声、奉承、成功、权力,他无不如饥似渴,所有这一切,纵使后来他几乎全都得到了,但直到人生的末期,迹象显示,他从来没有满足过。

有人谈起丘吉尔,常说他“没有触须”;意思是说,对于别人的感受,他根本麻木不仁。颇有一些传闻,说他漫不经心地得罪过一些人,原因竟是他在社交场合怠慢或冷落了别人。这种旁若无人正是自恋的特征。一个自恋的人,就像幼儿一样,仍然活在非常个人化的世界里,除了供他所需的人,很少会注意到其他人的存在。幼儿只知顾着满足自己,不会想到别人的感受,这种“自私”是可以理解的;丘吉尔成人之后仍然维持这种特征,正是由于幼年时连自己的满足都顾不到。始终不足的人往往“自私”;小孩唯有感情的需要获得满足,日后才能有受有施。

谈到他自己,丘吉尔说得再传神不过,他说:“说到自我表现,我是远多于自我节制。”如果不是那么以自我为中心,他的成就可能会少些;如果多些自我节制,他也就不会那样具有魅力了。 丘吉尔为了摆脱忧郁的纠缠,可说无所不用其极,我们已经详细地讨论过。正如莫兰爵士所说,为了对抗忧郁,他奋斗了一辈子,整体来说,他所用的法子算是成功的。年轻时,虽然有好长一段时间饱受忧郁之苦,但他不仅走了过来,日后更克服了这种心理障碍,使自己能够从绝望的深渊中跳脱出来,直到老年才束手就范。在他政途坎坷的那段时期,了解他的人或许会有不同的看法,说他在这一段期间根本就是靠酒精度日,但从现有的文字记载来看,在应付自己的性情方面,他的表现确实非常成功;他的忧郁倾向,即使跟他交往甚密的人,始终都蒙在鼓里的其实还不在少数。

丘吉尔的晚年:终于败于抑郁症

文章的一开头我就说过,成就非凡与忧郁性格之间的关系,一向很少有人注意,很值得我们多去下点工夫。能力强,干劲足,成就超人一等的人,时人通常又认为他们并不快乐,或至少是受到某种精神折磨,这一类的人,在精神治疗的个案中其实并不少见。表面上,这种人比一般人显得自信,工作上如痴似狂,仿佛有用不完的精力,经常成为身边人的典范。对于这样的领袖,追随者总是视之为超人,除了仰慕以外,从来不会追问是什么力量在推动着他们。

然而,在权力的路上,过关斩将的人或许都知道,勃勃野心其实极其软弱,哪一天幸运之神不再眷顾时,巨头可能就应声而倒,而且在人际关系与感情生活方面,追逐权力的人也贫乏得可怜。野心这种性格特征,单独来看或许只是尽情发挥自己能力的一种欲望。但是,却也可能是一种着了魔似的力量迫使当事人身不由己地去追求更大的成就,而且不论成就多大,都无法带来满足与平静。极度成功的人,对自己也对别人,往往都会非常刻意隐瞒自己身受的折磨,因此,通常只有进了心理咨询室,真相才会浮现。

厌倦了战争与重大的责任,阿兰布鲁克可以卸下重担,心满意足地退休,安享居家与赏鸟之乐。反观丘吉尔,早在1949年第一次中风之后,医生就建议他不宜再追逐高位,他却说什么也不愿意放弃权力。两个人里面,谁比较快乐、谁比较正常,依我的看法,再清楚不过了。但不论怎么说,像丘吉尔那样唤醒英国的,又有几人能够呢,而第一个承认自己做不到的,正是阿兰布鲁克。 丘吉尔漫长的一生,最后的岁月可说是惨不忍睹,活到如此高寿,于他其实只是一场悲剧。根据莫兰的记载,1955年4月退休之后,“温斯顿丝毫不讳言,生命之于他,已经令他自己深恶痛绝”,接着又说:“历史家可能因此总结说,在精神的肌理里,其中必有弱点于焉。”任何历史家,果真做出这种结论的话,徒然显出对医学的无知而已。因为,丘吉尔严重罹患的大脑动脉硬化,不仅会破坏莫兰爵士所说的意志力,而且会使一个人应付人格障碍的机制停止。

人至老年,多数人的自我都会扭曲,多疑可以成为妄想,不安可以成为威胁,忧郁症患者尤其无法自绝望的深渊中自拔。丘吉尔去世之前的五年,莫兰搁笔,不再继续记录他的生活,理由是:“退休之后,他沉没在浑浑噩噩、糊糊涂涂之中,种种痛苦的细节,还是不说也罢。”身为一个医生,他的决定我完全认同。在他的记载中,丘吉尔放弃了阅读,很少讲话,在炉火前一坐就是好几个钟头,忧郁得简直到了不省人事的状态。丘吉尔晚年的医疗与心理细节,莫兰爵士巨细靡遗地予以记载,让他饱受医界同仁的批评;但话又说回来,一个老人,由于血液供应系统受损,使他的脑子再也无法有效运作,终于败于“黑狗”之手,此一事实凸显了他早期克服自身缺陷的种种作为,只会让我们更加钦佩而已;因为他所负担的性格重担,确实是常人难以承受之重。 走笔至此,精神分析的观照仍然不免有不足之嫌。

本章的结论,尽管我认为有根有据,但对于丘吉尔那种超人一等的勇气,却提不出任何解释。在他一生之中,多次经历挫折,即使是一个免于“黑狗”纠缠的人,恐怕也难以承受那种绝望的打击,早已颓然倒地。然而,直到耄耋之年,锲而不舍的决心,加上无比的抗压力与勇气,却让他征服了自己内在的敌人,一如他唤醒自己深爱的国家,终于击败了外在的大敌。 我们曾经多次提到丘吉尔“一厢情愿的内在世界”,正如莫兰爵士所说,只有在那个世界中,他才找到真实的自己。

但在他的一生中,总算有一段时期,他是幸运的。1940年的外在现实,说巧不巧,正跟他那个一厢情愿的内在世界合而为一。说起来,当时的情形绝对不同于热恋中的激情,而是一时之间,一个男人的情欲对象,莫名其妙地就跟身边某个女人的形象合而为一了。1940年,丘吉尔就这样成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英雄。对他来说,正是天赐良机。在那段黑暗的时日中,英国所需要的,不是一个精明、冷静、稳健的领袖,而是一个先知、一个英雄式的先觉、一个在一切似都绝望之际还能怀有胜利梦想的人。温斯顿 丘吉尔正是这样一个人;而他那种唤醒人心的特质,还多亏了他那自以为真实,但其实只是出于想象的浪漫世界。

《丘吉尔的黑狗:忧郁症及人类心灵的其他现象》

作 者:安东尼 斯托尔

定 价:42.00元

开 本:16开平装

版 别: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7月出版

书 号:978-7-301-19984-8

===============================================================

揭秘历史:清朝官员曾国藩居然真的患有抑郁症

2016-02-21 14:06:48 来源:趣历史 责任编辑:mengzheng字号:t|t

  最近几年,常听见身边的朋友说患了抑郁症,似乎这成了一个常见病。我曾向专家讨教,这病怎么会突然流行?专家说,如今这社会急功近利,道德界线模糊,一个人若涵养不足,根基不固,便容易焦虑与疲惫,患上抑郁症。

  我初时觉得很有道理,但后来读史时,发现这症不仅今天才有,也不是根基不固的人才易得,连古时圣贤也会得。据我的考证,曾国藩便长期受抑郁症的困扰,最后郁郁而终。他的道德学问,被人尊为圣贤,根基应该比泰山还稳当,竟也被抑郁症折磨至死。

  许多历史学家说,平定太平天囯之后,曾国藩急于裁撤湘军,是他老于官场的自保之法。其实,曾是受抑郁症困扰,已无法做事而已。且看他的日记,1865年的九月,淮军在湖北打了一场大胜仗,军中人人兴高采烈,曾国藩在日记中却写道:“倦甚,不愿治事。烈风凄雨,气象黯惨。”别人愈高兴,他愈觉得空虚悲戚。这便有点抑郁症的味道了。

  再看其后连续一段日子他写的日记,九月初九:“倦甚,不愿治事。三点睡,五更醒。”九月十七:“倦甚,不愿治事。又围棋一局,观人一局。”十月初二:“倦甚,不愿治事。与幕府诸公鬯谈。”十月二十二:“二更后倦甚,又似畏寒者,老景侵逼,颓然若难任也。”第二年(1866)二月初十:“二更后忽然头晕,若不自持,小睡片刻,三点睡后弥复昏晕,右腿麻木,似将中风者,殆因昨夕忧煎不寐,本日说话太多,夜间治事太细之故,与然老境骎骎不复所有为矣。”

  人人都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这不奇怪,但这种情绪如果持续了五六个月,还伴有躯体病症的,那无论哪个心理医生看了,都会给你开上几粒米安舍林、帕罗西汀了。曾国藩的抑郁症,与他长年和太平天囯作战,压力太大有关。他本来是一个读书人,适合写写文章,编编《经史百家杂钞》,朝廷硬让他带兵打仗,实在是赶鸭子上架,而且社稷江山的安危系于一身,不得抑郁症才怪。

  曾国藩是1872年二月初四去世的,我们再看他去世前几天的日记。正月二十一:“瞬息间天已黑,不能治事矣。傍夕睡颇久。”正月二十六:“在途已觉痰迷,心中若昏昧不明者,欲与轿旁之戈什哈说话,而久说不出。至水西门官厅欲与梅小岩方伯说话,又许久说不出。如欲动风者然。”正月二十九:“近年或欲作文,亦觉心中恍惚,不能自主。”二月初二:“手执笔而如颤,口欲言而不能出声。”他的日记,从1858年六月开始,至1872年二月初三写下最后一篇。其最后一句为:“二更四点睡。”曾国藩的天,这时已经是一片漆黑了。

  据医生说,抑郁症的症状,常有自我评价降低,产生无用感、无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常伴有自责自罪,语言流畅性差、空间知觉、眼手协调及思维灵活性等能力减退,有时与人交谈会出现对答困难,即曾国藩日记中“欲与轿旁之戈什哈说话,而久说不出”,严重者会出现疑病妄想,就像曾国藩常怀疑自己中风一样。一些历史关键人物的健康状况,往往会对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后世的研究者,应给予充分重视。比如有关曾国藩裁撤湘军的文章,历来史家不知写了多少,大多扯什么“功高震主”“功成身退”的儒家事功治术,似乎还没有人从曾国藩的健康状况去探讨,这是很大的欠缺。

================================================================

产后抑郁为哪般 戴安娜抑郁症的诱因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2月09日 11:29 南方网-南方周末

  /张田勘

  专家指出,产后抑郁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普遍现象。著名的戴安娜王妃生前就曾患有严重的产后抑郁症。

  1月20日,一名25岁年轻女子在北京车公庄地铁站自杀身亡。经有关方面证实,造成这一悲剧的直接“凶手”是产后抑郁症。该名女子的自杀引起了人们对女性抑郁症尤其是产后抑郁症的注意。

  普遍现象

  北京积水潭医院妇产科教授刘燕儒说,产后抑郁症确实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即自杀),但这只是极个别情况。刘燕儒认为,产后抑郁症是介于产科与精神科之间的交叉学科,不太受重视,近几年来,其发病率在我国有逐年上升趋势。在2001年出版的《临床妇产科学》中,刘教授执笔撰写了其中的《产后抑郁症》一章。她介绍说,目前临床上比较一致的认识是,产后抑郁分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通常称为产后心境不良,女性产后常感到莫名其妙的委屈,并暗自啜泣,过一段时间后会自己恢复,约50%的女性在生完孩子后会出现这种情况。日本的临床统计表明,70%的妇女分娩后都会产生闷闷不乐的情况,称为“三日闷”。

  第二种是产后抑郁症,产后发病的时间长短不等,长则一两年,短则几周后就出现,发病率为10%。症状是心情恶劣,疲倦,伴有头痛和全身疼痛。生活中的一些很平常的事都会愈来愈觉得受不了,悲伤流泪,无心打扮,不思饮食,甚至连孩子也不想照顾。严重者可能自杀,当然也有相当多的人会自愈。

  第三种情况最为严重,称为产后精神病,典型症状是妄想,想象有人加害自己或自己的孩子,并有自杀倾向。这种情况比例最少,不到1%。

  刘燕儒认为,对于后两种情况,应当进行心理和药物治疗。

  从戴安娜说起

  为什么女性产后易受抑郁症袭击?刘儒燕指出,目前医学界对真正的发病原因还不太清楚,只是认为这与女性的生理心理特点、外部环境、个人及家庭因素有关。而外部环境的诱因是多种多样的,现在也还难以充分解释。

  谈到产后抑郁和女性抑郁症,戴安娜王妃的生前情况或许能从另一角度说明问题。

  戴安娜生前不时出现抑郁状态,只是症状有轻有重。导致戴安娜抑郁的诱因来自两方面,首先是与查尔斯王子的感情不和,貌合神离,后来并引发婚姻危机;其次是生育两个王子,尤其是生育威廉王子后,戴安娜出现了严重的抑郁症。

  据戴安娜的私人医生透露,戴安娜的抑郁症固然有生产方面的原因,但对婚姻的失望是主要诱因。

  在一次出访中,当查尔斯主动对她进行礼节性的亲吻时,在全世界的媒体和摄像机、照相机镜头前,戴安娜故意躲开了。这一举动既让世人知道了她与查尔斯婚姻童话的破灭,又发泄了她内心的不满,并以示报复。

  戴安娜曾有过多次的婚外恋,这同样是她逃避烦恼、摆脱抑郁的手段,同时也是对查尔斯不忠的报复。但由于责任感以及万人瞩目的状况,她不得不小心翼翼,战战兢兢,而这又反过来加重了她的心理负担。在令人煎熬的婚姻中,她曾感到过绝望,所以先是厌世,然后抑郁症缠上了她,后来就开始厌食。所幸的是她的抑郁没有造成太大的“社会影响”,因为一出现这种情况,她的私人医生就发现了,并给予积极的治疗。

  内因与外因

  临床大夫和心理学家认为,抑郁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男女性都可能患上,但相对而言,女性患抑郁症的人较多。

  在女性的一生中,生儿育女是人生的关键时期,此后就是更年期。在这两种时期都会程度不同地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和生理疾病。产后抑郁症就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疾病或障碍。从内因来讲,性格脆弱的人容易患产后抑郁症,她们对怀孕以及未来如何抚养孩子感到了空前的压力和紧张,因而容易诱发抑郁,也可以说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另一方面,外界环境的种种因素也容易诱发产后抑郁症。

  首先是家庭环境容易诱发女性的抑郁,例如,家庭缺乏温暖、夫妻关系不好、婆媳不和等。

  其次是职业女性所必须面临的巨大压力。一些女性在不仅在家中肩负着繁重的家务,而且在单位中也担负着重任。从孕期开始直到哺乳期养育孩子,一些事业型的女性感到极大的委屈和压力。这就会自然而然产生心理障碍,抑郁也就随之而来。

  此外,女性的生理特征也为抑郁制造了更多的条件。例如,女性周期性的月经来临和过程,怀孕、分娩和长期哺乳和养育孩子、不孕、绝经、女性疾病如常见的情感性癌症,如乳腺癌等,都可能在生理上和心理上产生更多的应激源,使得女性的应激次数增多,心理波动变大。较长期的情绪波动必然导致抑郁的产生。

  刘燕儒教授指出,在孕期女性的雌激素水平较高,分娩后激素水平突然下降,这种内分泌波动也易诱发产后抑郁。

======================================================================

憨豆曾患抑郁症 喜剧明星也有不如意的人生(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9日09:33 金羊网-新快报

憨豆

  3月11日,美国喜剧明星,45岁的理查德·杰尼死了,她的女友报警时说:“我男朋友开枪射中了自己的脸。”接着,杰尼死在了附近的医院里,他曾为2005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写笑料,也曾在《面具》里扮演吉姆·凯瑞最好的朋友,媒体说他是过去50年里最好的即兴喜剧演员,然而他在45岁的时候选择了自杀。

  在观众心目中,喜剧明星是与笑声相连的,其实他们也有不如意的人生。曾经可以把自己的脸挤成猫王的形状的吉姆·凯瑞在拍摄《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时留起了胡子,一脸悲怆的表情似乎要告别喜剧,而在他今年的新片《灵数23》时,他似乎有了更沉重的宿命感。

  一个喜剧明星自杀了,另一个在多年来与抑郁症斗争后投向严肃戏剧的怀抱,好在我们还有憨豆先生。因为之前主演的影片《英国间谍约翰尼》受到了影评家的猛烈批评,憨豆先生曾经感到十分压抑,患上抑郁症,不得不接受治疗,相当长的时间里不拍摄任何作品。他对妻子说,他需要时间来进行自我调节,连金钱也不能让他快乐。但是他的作品,他的脸,总能让我们一见就发笑。

喜剧牛津生

  人们对他的作品再熟悉不过,可估计没几个人能叫出他的名字来。一直以来,“憨豆先生”已经成为他的代号。他就是英国演员罗温·阿特金森。他在英国可是号称有1850万名观众———在其它语系地区也是赫赫有名、所向披靡。他的幽默内敛、充满平常惊奇和对生活情趣的触觉,已冲破语言障碍,有望成为卓别林之后的幽默大师。

  根据官方说法,憨豆先生是个“有一点笨拙,有一点幼稚,有一点单向思维(脑筋不转弯),有一点腼腆,最重要的一点,又有一点短路的家伙,他的喜剧感来自你我都有可能会发生的日常生活中”。但是,这家伙绝对不会头脑简单,20岁的时候,他已经拿到了电子电气工程的学位,进入英国最好的学府———牛津大学。

  在牛津大学的第一个月,就有人听说过罗温·阿特金森喜欢表演,于是找他在舞台上出演一个节目。据阿特金森说,在他的一生里,他从来没有用过草稿。在节目前,他对着宿舍的镜子找感觉,这是他第一次站在镜子前看到自己的脸,当他开始注意自己的脸,他发现那张脸妙趣横生。忽然间,他的态度和这张脸的主人应该有的性格,以及这张脸的荒谬之处都被发掘了。这个五分钟的小节目也因此成型———成为后来的“憨豆先生”。他走出舞台,不说话,只是把五官奇怪地纠缠到一起,羞羞答答地把一张纸递给下面的观众,就引发了全场的笑声———他是整晚演出让人感觉最独特的一个。

  牛津大学只是唤起了他沉睡的天性。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他喜欢哗众取宠,以任何公共场所为舞台,逗乐自己的同班同学。只是,12岁的时候,他的自我意识忽然觉醒,就再也没有那些离谱的举动。

  而牛津大学,是曾经产生了很多了不起的喜剧思想的地方,不论是学哲学,还是学电气工程的学生都会有“天啊,我想做其他的事情,我想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虽然憨豆先生认为有表演天分的人因该去做律师,他还是成为一名喜剧演员,并从中得到无数乐趣。

“我有一个笑话”

  当我们说到一个伟大的演说的时候,我们常常想到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而罗温·阿特金森会说,“我有一个笑话。”你会被他感动到掉眼泪。不相信吗?他参加了一个婚礼,慈祥的父亲在女儿的婚礼上发表了令人感动的堪称完美的致词,然后,停了一下,用憨豆的腔调说:“我要问一个问题,到底她干嘛要嫁给他?”这种问题会让一众宾客笑出眼泪。

  有时候他会打破社会规则,但是更多时候,憨豆先生很高兴能够把大家带到这种尴尬地步,制造麻烦。为什么他活力十足?憨豆先生说:“我想是因为我感到我很享受这种自由的表达。”对于那些能够“做不同的事”,走不同的道路的人们来说,他们的生活就是释放自己的过程。因为他们的创造性,他们得到了尊重,得到了自己的价值,而阿特金森的脸,也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英国电视的看法。他在英国卖掉了两百万盒录像带,《憨豆先生的日记》是周日畅销榜第一名,而他的作品在82个国家畅销。

  因为憨豆先生的深入人心,很多人会想他的人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不怕会被定型吗?他还真的不怕。“在我这一生,从来没有野心,或者需要想去扮演一个严肃的角色。但有一些角色,一半是滑稽,一半是严肃。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的不妥协,所以他们成了喜剧的来源。他们如此坚持,对事物的看法如此清晰,所以他们不会被人取代。通常说,开他们的玩笑总比笑话没人知道的人好。他们并不介意,他们只是照样生活下去。”

  你还会以为这个穿着典型的英国保守中产阶级的装扮,面容搞怪的男人没深度吗?一般人的喜剧都要笑中有泪,或笑中有针贬社会时事,《憨豆先生》的笑中只有笑,没有政治,也没有批评社会,但一点不令人觉得单纯搞笑。阿尔金森通过丰富的肢体与表情来淋漓尽致地体现英国式的幽默,难怪英国人认为他创造了近年来最重要的喜剧角色,而且认定他天生就该吃这碗饭。

憨豆式邦德

  那部遭到影评家猛烈批评并导致了阿特金森患抑郁症的电影就是《英国间谍约翰尼》,在英国电影票房收入中排行榜上名列第五,成绩斐然。阿特金森能把英国式的幽默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这个智商据说只有“007”的“白痴”演得活灵活现,靠的绝对是精湛的演技。

  1992年至1997年,阿特金森为英国某信用卡拍摄了系列广告,他在广告中饰演的笨手笨脚的情报员深受观众喜爱。和尊敬的邦德先生一样,吊钢索、飙飞车对这位“风流倜傥”的乌龙情报员来说也是家常便饭。为拍摄“憨豆版邦德”,阿特金森尝试了很多惊险动作,如跳伞和飞车,还被一根钢丝吊在圣埃本大教堂的

天花板上荡来荡去。但是他有自己的一套:要是他参加跨栏赛跑,他会在跨过第一个栏后得意地向观众挥手,然后在跨第二个栏时摔个狗吃屎。

  阿特金森说到他的角色时说:“观众喜欢他可能是因为他做出了许多观众想做却不敢做的事。但憨探就不同了,他生活在幻想中,想由小人物变为大英雄,可惜力不从心。”

  也许即使是最乐观的小丑,都有面对自己的脸怀疑自己会力不从心的时候,观众们会变吗?被大片宠坏的他们还会对一张产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脸买账吗?那将是憨豆们挥之不去的忧愁。魏保珠

=============================================================

七步战胜抑郁症之一:意识到并承认自己得了抑郁症

(2011-10-20 07:24:58)

如果你患有抑郁症,不要绝望。抑郁症是可以被医治的。即使你现在觉得你再也出不了这个称为抑郁症的深深的、黑暗的、孤独的陷阱,你是一定可以出来的。有许多战胜了抑郁症并重新获得喜乐成功人生的患者可以作见证。抑郁症是可以被医治的疾病。通过合适的专业照看,绝大多数的病人都能恢复。根据笔者的亲身经历和学到的知识,我把医治的过程总结为七步战胜抑郁症。

第一步:意识到并承认自己得了抑郁症

有很多抑郁症受害者不知道或不愿意知道自己有抑郁症。他们试图用酒精、毒品、或工作来对付。由于社会的歧视和误解,他们认为只有软弱的、懒惰的、或意志薄弱的人才会得抑郁症。所以他们努力要掩盖真相试图熬过去。不幸的是,他们大多数最后错过了医治,害了自己。

作为基督徒,还有一层顾虑,就是怕别人认为不属灵。我知道一个宣教机构,住在总部的宣教士和配偶当中不少人有抑郁症,但彼此都不说,更谈不上请人代祷。我有一个朋友,曾在一个宣教机构工作。他们的主任有抑郁症,但这是他们的秘密,绝对不能传出去的。

其实,得抑郁症并不是不属灵。历史上,宗教改革的领袖马丁路德就有很严重的抑郁症。另外,英国著名的布道家司布真也有。他在日记里记载了抑郁症严重时他的感受。抑郁症有生理的原因,跟属不属灵无关。我的抑郁症有遗传的因素,我的两个姐姐都有。医学研究表明许多抑郁症患者都有家族的病史。有一个美国牧师告诉我他估计他们教会里至少有一半的弟兄姊妹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

我以前并不知道有谁得抑郁症,直到我的病情公布后,才有不少人告诉我他们或他们的亲戚朋友有抑郁症,但总是要我保密。我想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认识一些人,平时看不出有什么问题,直到他们自杀后才知道原来得了抑郁症。在现在社会,抑郁症越来越普遍。父母离婚,小时候没有父母的关爱,学习工作压力大,睡眠不足,用脑过多,日夜颠倒,缺乏体力活动,这些现代社会的问题,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患上抑郁症。国际卫生组织预测到了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第一普遍的疾病。

在抑郁症方面,我们受的教育很少,基本是无知。知道的又是对抑郁症的误解。不少人因此不知道自己有抑郁症。我的抑郁症症状从14岁就开始,但一直到31岁时病严重到住院才知道。出于无知,没有去看专科医生开药,以为自己可以熬过去。似乎是熬过去了,后面十几年可以正常的工作和在教会里服事。但到了48岁又来了一次厉害的发作,才知道抑郁症是不能治愈的,一定要用药控制,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不然,一定会复发。

我太太也是从青少年起就有抑郁症的症状,但一直不知道是这个问题。每年都有一段时间悲观、自怜、自卑、无精打采、好哭。她觉得她就是这样的体质,从来没有想过去看医生。直到她陪我去看医生时,才发现自己也是抑郁症。她以前时常会胃酸、睡觉磨牙、焦虑。常要吃抗胃酸的药。后来吃了抗抑郁的药,那些症状都消失了。

不错,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但是患有此症并不意味着你是软弱的、懒惰的、或缺乏信心的。它只是表明你有病,就像你得了感冒一样。只有承认你有抑郁症,你才能够得到专业的帮助。你才能开始通向痊愈的旅程。这是最艰难的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要勇敢刚强,靠着神迈出这一步。抑郁症是伪装的祝福。随着你在这个旅途上的脚步,你会变的更坚强、更有信心。

=====================================================================

观《太平洋战争》解读战争恐惧症

发布:2010-06-22 15:54:03 【大 中 小】

1943年12月,经过一年休整后的陆战一师重返战场,目标是新不列颠岛西侧的格罗斯特角。陆战队员在这里并没有碰到日军的顽强抵抗,但茂密的丛林、终日不休的豪雨、无处不在的毒虫和无人能够幸免的疾病,使许多经历瓜岛战斗的老兵陷入痛苦、冷漠、癫狂乃至崩溃……而《太平洋战争》的故事,主要是围绕士兵莱基、斯莱治和巴斯龙在战争中的经历展开的。

在整个的1943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基本都在休整中,正如第三集所表现的那样。1943年底,随着美军在中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方向发起反攻,陆战队员们再度被推到战争的第一线。这一时期最著名的战斗行动,是1943年11月20日陆战二师在塔拉瓦环礁的登陆。不过由于《太平洋战争》的主角原型来自陆战一师,只是略去了这场惨烈的登陆战,而是将镜头转向新不列颠岛的格罗斯特角——1943年12月26日,陆战一师在此登陆。

相比瓜岛、塞班岛、硫磺岛和冲绳岛等著名战场,新不列颠岛显得比较陌生,它东邻所罗门群岛,西望新几内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日军在南太平洋最重要的作战基地拉包尔就位于该岛的东北角。而格罗斯特角位于岛屿西端,美军的目标是附近的机场。新不列颠岛是一个典型的热带岛屿,面积比瓜岛大五倍,岛上丛林密布,地形复杂,是走兽蛇虫的天堂,四处潜伏着危险,林中许多外表看来枝繁叶茂的大树其实内部早已腐朽,稍有振动就会倒塌,在行动中至少20名陆战队员被大树砸死。各种热带疾病同样盛行,疟疾、丛林热、出血热、斑疹伤寒、登格热,几乎没有人会幸免,在战役结束后有上千名陆战队员因病退役。在美军登陆时正值雨季,豪雨如注,以致每天夜里都能制造一场小型洪灾。守在散兵坑里都有被溺死的危险,陆战队员们的衣服几个月都没有干过。在新不列颠岛,大自然是一个远比日军更凶狠而且无法战胜的对手。

同瓜岛登陆一样,美军最初没有遇到抵抗,日军主力集中于拉包尔,在格罗斯特地区兵力薄弱,在陆战队员上岸后发现了日军设置的假炮和假人。与一年前相比,陆战队的装备有了明显改进,配发了迷彩服,不过好像只有军官才穿,普通士兵只有迷彩盔布,上面开有插草木枝叶的细缝。在武器方面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代替了m1903式步枪,m1卡宾枪和m1a1式冲锋枪也普遍装备,至于第一集中亮相的大弹鼓的m1928式冲锋枪已经不见了踪影,笨重的m1917式水冷机枪也被轻便的1919式空冷机枪所取代。这些自动武器的装备,使得美军的火力优势显得更加明显,在第四集仅有的两段战斗场面中表现得很清楚。第一场即林中巡逻时,断后的莱基突然现身,一梭子将一支日军四人巡逻队瞬间报销。另一场就是日军在雨中夜袭美军阵地,这次战斗发生在1943年12月30日凌晨,约100名日军向占有优势的美军发起攻击,其结果不过是瓜岛屠场的重演。战斗结束后美军发现了89具日军尸体,而自身伤亡23人,这是陆战一师在格罗斯特地区经历的最激烈的战斗。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陆战队员面对着无聊的巡逻、搜索任务和大雨、泥泞、疾病和恐惧。在行动中,莱基的小队发现了一处日军营地,一个奄奄一息的日军士兵试图拉响手榴弹自爆,结果被美军阻止,最后死于刺刀之下。在镜头中还出现了血肉模糊、爬满蛆虫的日军尸体,虽然一闪而过,但足以令人作呕。莱基的战友吉布森亲手掐死了一个垂死的日军军官,脸上露出诡异的笑容。这哥们儿已经有些不正常了,在剧集后半段干脆被关进了精神病单间。

莱基则在帐篷中发现了不错的战利品,一只木箱和一把南部14式手枪,特别是后者,在随后的剧情中,从莱基身边的战友,到中尉军官,再到上校军医,无不对日本手枪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这让人联想起《兄弟连》中一位伞兵冒险获得一把德制鲁格手枪,最后却死于走火事件的情节。其实,南部手枪并不算是出色的武器,在中国战场上被俗称为“王八盒子”,中国军队即使缴获也不喜欢用。不过美军士兵在战场上有收藏癖,物以稀为贵,这支手枪是相当不错的纪念品,主人公莱基视之如珍宝,甚至不惜从上司的帐篷中偷回被霸占的手枪,代价是被贬到伙房打杂,就在那里他目睹了一位战友在雨中脱得赤条条的,吞枪自尽。这一可悲的场面,集中反映了当时陆战队员士气之低落。在无休止的暴雨、泥泞和潮湿的环境中,每个人都心力交瘁,莱基本人也非常沮丧,甚至产生了一死了之的念头,并且落下小便失禁的问题。

陆战一师在格罗斯特地区呆了四个月时间,在战斗中阵亡310人,受伤1000余人。但非战斗减员是战斗伤亡的数倍,几乎所有人都精疲力竭,最终由陆军部队接防,陆战一师返回后方休整。许多士兵希望能够回到澳大利亚,但令人失望的是他们被送到瓜岛西面的拉塞尔群岛的帕伏伏岛,这里的环境不比新不列颠岛好多少,同样雨水充沛、苦不堪言……在这样的环境中,莱基失禁的毛病越来越严重,最后被送到附近巴尼卡岛上的海军医院疗养。

巴尼卡岛上环境要好很多——整洁的床铺,丰盛的饮食,还有漂亮的护士。但莱基在这里感觉并不好,从上校的口中他知道大部分住院的士兵其实都是装病,只是太过劳累想借机享受一下和煦的阳光,美美地睡上觉。莱基被确诊获准住院休养,当他看到一位患有战争恐惧症的病友大半夜来回踱步,神经质地喃喃自语,从心里感到不舒服。在看到战友吉布森因为想家而发狂被受到关押后,这种感觉更加强烈,最后不惜用手枪贿赂军医让自己归队。

可见,三分之一的士兵集中表现的是战争恐惧症,这种心理病症在太平洋战场上非常恐惧,它产生于过度的紧张、恐惧和焦虑,轻者无精打采,重者手足相残,莱基的失禁也是其中一种症状。在太平洋战场上,日军常常采用夜袭、袭扰和各种诡诈手段,令美军缺乏睡眠和神经高度紧张,加上恶劣的环境,使得战争恐惧症的发病率远高于欧洲战场。相比之下,在欧洲作战还算是在文明开化的土地上打仗,对手也是文明人。而在太平洋上,大多是原始状态的热带荒岛,日本人的残忍足以和野蛮人画等号,令后人惊叹。

================================================================

韩调查显示:约四成士兵患抑郁症

  人民网北京8月18日电 据外媒报道,韩国昨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将近四成的韩国士兵患有抑郁症。

  在288名受访士兵中,将近25%患抑郁症,另有17.4%患强迫症。

  调查说,经常受欺凌和难以揭发上司恶行等因素是造成士兵抑郁的主要原因。

  该调查由首尔大学研究生院护理专业学生金善荣(音译)自2012年开始进行的。

  韩国军队最近曝出多起士兵因遭虐待致死或自杀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实习生 熊如梦)

同类热门推荐 101 57776人看过 【亲子游】硬核战士带着2岁娃出游了 31575人看过 新年礼物推荐!超20 款!送长辈/男朋友/女朋友/闺蜜/小孩子精选新年礼物清单!春节送礼必备! 49013人看过 儿童驱蚊止痒攻略 24854人看过 2022年最新送礼物推荐:送女友、男友,送老婆、老公,送父母、小孩,送闺蜜、同学/100元以内、100—500元,1000以上/520礼物、生日礼物、节日和纪念日礼物、学生党礼物 95933人看过 本站只为传播信息,不对所发布的内容本身负责。如有凯发k8国际手机app下载的版权及其它问题,请联系站长处理。

本文tag:[解读]

  • 上一篇:
  • 下一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