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华文化下的预测原理(一)问天买卦-凯发体育客户端

空空 2023-03-20 00:41:39 生活百科 973 ℃ 0 评论

​自从去年因疫情“坐月子”开始陆续写了一些关于疫情解读和预测的文章,依据就是阴阳五行等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髓。其实解读也好预测也罢只不过是一个载体,写这些文章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消除大家对阴阳五行这套系统的误解,并让大家对中华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看过过往文章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我在文章中不断地在强调不要将阴阳五行、八卦易经等与算卦、风水这些进行等同,要多关注它们在反映规律方面的文化属性,否则便是舍本逐末。比如上一篇文章在解读《道德经》时曾举过一个钥匙的例子,钥匙的核心功能是用来开锁,而它同时也能用来掏耳朵、划快递盒、撬东西等等,将阴阳五行与风水、命理划等号,就相当于是把掏耳朵等这些边缘用处视为了钥匙的核心功用,而完全无视它开锁的首要功能。

这些话说得我自己都有点烦了,可即便如此依然有不少朋友让我帮忙给算命、看风水等,更离谱的是让我给预测股票代码和彩票号,简直让人啼笑皆非。常言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如果真的可以算出彩票的号码,那么随便什么人按照算出的号码去买都能中奖,如此的话命中无财的人买了也能发财,那么命理之说显然就不存在了,既然命理都扯淡了,那么基于同一理论所推算的彩票号码还能相信吗?绕来绕去最终形成了一个悖论。

之所以会有那么多人将阴阳五行与风水命理等同,甚至有人提出算彩票这样怪诞的想法,关键就在于大家不了解中国传统预测的原理,而如果想要弄清楚那些原理,一切都要从中华文化的根源说起。

之前曾经写过《什么才是真正的传统文化》这么一篇文章,文中我将中华文化比作一棵大树,琴棋书画、诗词曲赋等都是这棵树的树叶,大树之美主要靠它们来展现。儒、释、道这三家构成了大树的树干,这三家以外的其它诸子百家、流派学说都是树枝,而以太极为核心的阴阳五行则是这棵大树的树根。

接下来我就以预测为切入点,把中华文化的根儿给大家刨出来晾一晾,内容比较抽象而且烧脑,不过要是能坚持看完的话,即便不全懂,思想也会有质的飞跃。

一、无元下的二元世界

前面在解读《道德经》时曾经得出过一个结论,即我们所处的世界是无元之下的二元体系。所谓“无元”指的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高度统一,而“二元”则是指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平行并存,这是用哲学的概念所做的定义,如果换成中华文化的表述方式,“无元”就是阴阳融合以致无阴无阳,“二元”就是阴阳对立、相生相伴。

对于物质世界而言,因为它可以被明显地感知到,所以没有人会质疑它的存在,但对于精神世界,相信有很多人是持怀疑态度的。然而在这个世界上,有高就必然有低、有善就必然有恶、有正则必然有反……阴阳是相生的,只要有一个存在,另一个也一定存在,不管你能不能感受到,也不管你相不相信,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和精神是天地间最大的一组对立体,精神为阳,物质为阴,所以在大家肯定物质世界存在的同时,其实也变相地肯定了精神世界的存在,只是你不知道或者不承认罢了。

既然阴阳是相生的,那就说明存在化生它们的环境或状态,换言之,只要对立关系存在,就一定存在化生它们的“母体”,而且在化生之前“子体”的对立关系在“母体”内是融合统一的,此时相对于“子体”的二元对立来说“母体”就是无元。如果“母体”本身也存在着对立关系,那么它依然可以继续向上溯源,当“母体”溯源到对立关系彻底消失时,那就是宇宙的本原,是终极母体,这个没有对立关系的终极“母体”就不再是相对无元,而是绝对无元。

“无元之下的二元”所体现的逻辑如果用哲学语言来表述的话就是统一之下的对立。在此原则之下统一和对立的关系表现为:统一必须通过对立来实现,对立必须以统一为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这可以说是宇宙的法则。统一如果失去了对立的支持,那将是镜中月、水中花,虚无缥缈中看不中用;对立如果失去了统一的节制,那将会是无本之木,犹如无头苍蝇到处乱撞。忽视任何一方的存在,或是将二者的地位颠倒,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以东西方文化来说,中华文化的根儿本来是统一与对立并重的,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逐渐走上了重统一轻对立之路,尤其在明清时期几近走火入魔,而西方文化与中华文化正好相反,它是典型的重对立轻统一。有所侧重固然可以带来在相应领域的优势,比如中国传统文化精于社会人文、西方文化强于自然科学,但不足的部分同样也会带来深远的消极影响,中国就曾因为文化的偏失而导致了近代的一落千丈,并为此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由此及彼的话,西方当前虽然在重对立这条路上依旧“光鲜亮丽”,但在不远的将来它们也必将因为文化的偏失而付出代价,而且这个代价的惨重程度要超过当初的中国,因为尽管中国的文化曾经出现了偏失,但根儿毕竟是正的,偏失纠正起来相对容易,而西方文化由于自始至终都没有那个平衡的根儿,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没有牵制,很容易在偏失的路上走得更为极端,而且即便是当前的偏失被纠正,其也必会走到对立面的极端偏失上去,表现为由依赖科学走向痴迷宗教,除非它能低下高傲的头颅主动学习和借鉴中华文化,不过现在看起来还没有这种可能。

既然“无元之下的二元”是宇宙的法则,那么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对其来说必然是顺兴逆衰,于是我们就可以从“统一之下的对立”为出发点来评判世间事物的合理性,比如可以用之来评判各国在社会文化、价值观念以及治理体系等方面的优劣,大家不妨自行比较一下。

二、宇宙的演化

“无元之下的二元”这个结论,不只能被用来评判文化、价值、体制等孰优孰劣,它还体现了宇宙的起源及其化演化过程,这也正是将之称为宇宙法则的理论基础。

在上图所展示的演化过程中,无阴无阳的虚空是宇宙的本原,后来在虚空之中逐渐演化出一阴一阳两种不可探测的类似“能量”的属性,这两种类“能量”紧密依附在一起,在阴阳此消彼长的推动下做周行运动,由于其无形无象,没有物质居于其间,故而相对物质来说其为“混沌”状态。“混沌”中的阴阳属性经过长期的相互影响,逐渐在阴中孕育出了阳质、在阳中孕育出了阴质。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太极格局形成以后,原本阴阳紧密依附的“混沌”就具备了裂变繁殖的能力,这意味着“个体”数量的增加,于是阴阳关系便由单一“个体”的内部对立延展到了不同“个体”之间的外部对立。外部对立关系的出现使得“个体”之间可以通过阴阳互补进行结合与重组,无形的非物质“个体”经过不断地反复重组并在太极周行所带来的聚合、压缩效应下,最终形成了原始的基础物质,此时的物质属性已不再是类似能量的东西,而是真正的能量。基础物质经过与前面所述之非物质相类似的演化过程,最终通过差异化的排列组合形成了表象各异的物质体。(这个演化过程在《中华文化所揭示的宇宙起源及其演化过程》一文当中有详细的论述,看不明白的可以去扒拉扒拉那篇文章。)

在上述的演化过程中,排列组合的出现使得中华文化与科学产生了交集。

以科学的视角来看,世间万物都是由原子或分子的排列组合而形成,而万物的差异也源于原子或分子排列组合的不同,比如两个氧原子组合在一起是氧气,而三个氧原子组合在一起是臭氧,一个氧原子再加上两个氢原子就是水。再比如电脑和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虚拟世界,而寻根溯源的话,这一切都来源于0、1的二进制,纷繁的虚拟世界其实就是0、1不断地排列组合所形成的,而0、1就是阴阳的一种数字化表述方式。

综合起来看,当阴阳依附于内而不显于外时,由于其不存在“个体”之间的对立,也就无法形成有效的排列组合,如此便不能形成物质,故而这只能是“精神”的特性,而一旦阴阳显现于外,排列组合随之开始,它将不仅限于“精神”,同时还会形成物质,一言以蔽之:阴阳统一于内为“精神”专属,阴阳对立于外为物质先决。

由于排列组合既可以形成差异化的“精神”体,同时也是万物形成的必要条件,所以,具有裂变能力的太极既具有“精神”属性又具有物质属性。

如果以纯“精神”或纯物质衡量的话,一个太极可以是“精神”太极也可以是物质太极,此时无论是阴阳鱼的“鱼身”还是“鱼眼”都是同一属性,要么都是“精神”,要么都是物质,而不管是何属性,由于“鱼眼”会引发裂变,它都代表了太极的繁殖能力。比如对于人来说,一出生就是带有阴阳属性的“混沌”状态,当青春期出现第二性征以后,由于具备了生育能力,于是“鱼眼”就出现了,此时就变为了“太极”状态,不过因为男女的阴阳差异,男性的太极表现是阳多阴少,女性的太极表现是阴多阳少,于是两个太极便可因阴阳互补而结合,并繁育后代。

前面是以单纯的物质或“精神”来说的,然而世上之物往往不能用单纯的物质或“精神”来界定,物质太极里有时也会有“精神”属性,“精神”太极里有时又会有物质属性。在一个既有“精神”属性同时又有物质属性的太极当中,阴阳鱼的“鱼身”代表太极的主体属性,“鱼眼”则代表与主体属性相对立的属性。比如对于“精神”太极来说,“鱼身”就代表了主体的“精神”属性,而“鱼眼”因为可以引发裂变并形成物质,所以此时“鱼眼”就代表了潜藏的物质属性。同理对于物质太极来说,“鱼身”代表物质属性,“鱼眼”代表潜在的“精神”属性。

正是由于太极一体双生而且能同时存在于一个太极之中,所以它得以成为沟通物质与精神的桥梁与纽带。

三、文化的起点

不知道细心的朋友发现没有,我在前面提到“精神”时大多用了双引号,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宇宙自然演化路径中的所谓“精神”并不是大家平时所理解的那个真正的精神,而且这个“精神”也不会形成精神世界,它只是与精神有相似性质却并无相同内容的一个“壳”。为什么会这样?这跟“混沌”状态的形成机理有关,要弄清楚这一点,我们还要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说起。

1、西方文化

以前在一些文章中说到过西方文化来源于宗教,包括它的博爱精神、平等自由的价值观、民主政体、法制精神等都与宗教息息相关,即便是与宗教对立的科学其实也和宗教有关系。

西方人普遍信仰基督教,基督教与其它的一神教一样都认为“神”创造并主宰万物,这种认识一直贯穿于西方文明的发展过程当中,无论是早期的原始宗教时期,还是后来的国民宗教时期。正是在这样一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西方人对世界的认知是以“神”为起点的,这就使得西方人的思维逻辑与“造物”的方向相同,这个“造物”方向就是前面所说的宇宙自然演化的过程。

所谓的“造物”方向实际上就是由无元向二元、由统一向对立的方向,对立意味着裂变,而裂变又意味着细分与膨胀,所以西方社会无论是语言、文字、法律、社会关系等等都无不充斥着“分”的概念,直到分不动为止。比如西方国家大多为民族型国家,社会关系的最小单位是不能再分的个人,中国人称之为“一双”的东西他们叫“两个”,文字、法律、学科等一直处于膨胀和细分之中等等。另外,科学也是建立在这样一条路径之上的,前面之所以说科学也和宗教有关,就是因为以研究对立关系为主的科学与宗教所带来的对立思维一脉相承。

西方文化以“神”为起点,那么这个“神”到底处在宇宙演化的哪个节点上呢?

首先,“神”肯定不是物质的,所以“物质”和“万物”要排除掉。其次虽然“神”无形无象,但它本身却有“神”的行为,比如搭救世人、惩恶扬善什么的,所以它依然是一种存在,只不过这种存在是非物质的。既然是存在,那么就肯定不是“虚空”,如此就只剩下了“太极”和“混沌”这两个节点。

从图中来看,“太极”之后是物质,神造万物嘛,按理说“神”对应的是“太极”,但是前面说了太极同时具有精神属性和物质属性,这不符合“神”的非物质特征。另外,精神和物质一体双生,如果“神”是“太极”的话,则物质和“神”就如一奶同胞,它们是一起诞生的,不存在谁造谁的问题,所以“神”也不是“太极”。

此时就只剩下“混沌”了,“混沌”化生了太极,而太极又包括了精神属性和物质属性,从逻辑上看“神”就应该处在这个节点上,比如在希腊神话中混沌就被视为孕育世界的神明。然而,既然“混沌”化生了太极的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那么“混沌”肯定就既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然而从“神”的定义来看,“神”是创造和主宰万物的精神体,这和“混沌”非物质非精神的属性相矛盾。

即便抛开定义不管,按照正常逻辑,既然“神”创造了万物,那么“神”在创造万物之前应该有一个关于万物的意识和规划,即使是“神”无心为之,那至少在意识当中也会有关于万物的基本元素,否则它是不可能造出万物的。这就像人做梦,你可以梦见任何千奇百怪的现象,但这些现象都是基于你大脑中本来储存的一些信息元素重组而成,不可能凭空梦见你大脑中从来没有过的信息元素,比如让你在三维世界里去梦见四维空间的现象,或者是让秦始皇梦见智能手机,这都是不可能的。可是按照“神造万物”说,很显然“神”在没有任何物质信息的情况下造出了物质,这相当于人可以在三维世界里梦见四维空间,秦始皇也可以梦见手机、电脑、汽车等,这显然是荒谬的。

咦?什么意思?在整个宇宙演化的过程中居然没有“神”的位置,是不是哪个地方搞错了?确实是搞错了,不过不是我们搞错了,而是西方人搞错了,这个世界上压根儿就不存在造物的神,“神造万物”之说纯属是臆想出来的结果,整个西方文化其实就是建立在臆想的幻境之上。

然而我们有一个常识,即毒虫出没的地方其附近往往存在解药,文化也是如此。科学虽然是在宗教确立的“造物”路径发展起来的,但它同时也是搭救西方文化出幻境的良方。随着科学不断推进,宗教被一次次地打脸,按理说宗教早该被扫进垃圾桶了,可现实却是它依然坚如磐石地矗立在西方人的心中,甚至在近些年有加强之势,何以如此呢?

科学虽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因为科学的属性是物质的,这使它有很大的局限性,导致它只能有效解释由“太极”到“万物”这个区间,它甚至连太极的物质属性都不能完全解释,比如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在面对暗物质时就无能为力,这使得人们依靠科学无法探知那些超自然的现象。另外,虽然西方文化重对立轻统一,但“统一之下的对立”是宇宙法则,西方文化本身有向“统一”靠拢的自然动力。再者,人身上的精神属性对精神世界有潜在的归属感,比如道德的意义。在文化存在偏失而科学又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尽管宗教漏洞百出,但它却是西方世界通往“统一”方向的唯一途径,不好用也得用。

其实纵观古今中外,能够对世界作出全面而准确解释的唯有中华文化的阴阳体系。

2、中华文化

人类在蒙昧时代由于对大自然的认识不深都曾产生过自然崇拜,中华文明也不例外,所以中华文化在早期与西方文化有相似之处,也产生过基于原始宗教的“神造万物”思想,比如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等传说。但这些神话传说也仅限于是传说而已,中华民族的文化体系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等并没有受到“神造万物”的影响,相反,随着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断加深,我们从中发现了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并通过八卦、易经、五行等进行了总结和应用,进而通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这样一个路径寻找关于宇宙天地的答案,尤其是《周易》和《老子》的相继问世,更是用理论从根本上否定了“神造万物”之说,从此中国人便知道,造物的不是“神”而是“道”,主宰万物发展的也不是“神”,而是基于“道”的普遍规律。

所以,中华文化自原始宗教以后就脱离了虚幻,它走向了自然并源于自然。比如我们的象形文字就是来自对自然事物的形象描绘,中国人用的琴、笛、箫、竽、埙等乐器以及毛笔、筷子等工具都是取自自然之物,中国人的审美如建筑、书法、绘画等也都在表达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医药更是完全植根于自然,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中华文化既然源于自然,那么它的起点就是“万物”,并由“万物”一路逆行探寻宇宙天地的奥秘。

之前由“虚空”到“万物”的路径体现的是由统一到对立的方向,为宇宙自然演化的过程,是顺向的;而由“万物”到“虚空”这个路径则是由对立到统一,是人类通过自然认识宇宙的过程,同时还是我们平时所言之“修道”的归化路径,它是逆向的。

在这个逆向的过程中,作为起点的万物是宇宙自然演化的结果,顺向演化过程所生成的物质最初都是没有精神属性的纯物质,如石头、沙子、水等,这些纯物质跟“混沌”一样也是由一阴一阳两种属性紧密依附而成,只不过“混沌”为隐性的非物质属性,而此处为显性的物质属性。其后经过长期演化并在适当的条件下,在部分纯物质的阴阳当中逐渐化生出了精神属性的“鱼眼”,太极状态随之形成,此时“鱼眼”的大小便决定了物质的状态和分类,比如随着“鱼眼”的出现及慢慢变大,物质可以依次表现为微生物、植物、动物,到了动物这个层面又可以依次为低智商动物、高智商动物、人等。

随着精神属性的“鱼眼”进一步膨胀,又或者是物质属性的“鱼身”不断萎缩,当“鱼眼”在太极当中的比例超过一定程度时,太极将会发生裂变,精神属性的“鱼眼”将会重组并脱离物质体而成为独立的精神体,而原物质体要么重新变回纯物质、要么萎缩消释。逆向的过程到精神这儿就结束了,“虚空”是宇宙存在之前的状态,它只是宇宙的起点,其后的一切事物皆处在宇宙之中,所以逆行是无法触及“虚空”的。

上面所说的物质向精神转化的过程是正常情况下的普遍规律,但还存在着一种特例,那就是作为精神属性的“鱼眼”在膨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并没有引发裂变,而是继续留在太极之内,那么当“鱼眼”的体量超过“鱼身”时,“鱼眼”和“鱼身”角色互换,太极就会发生属性逆转,由物质太极变为精神太极,这种情况到底有什么现实意义,这里我先不说,大家自己去想。

明眼人大概已经看出来了,万物逆行的过程其实就是物种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以此为基础我们可以像之前推演宇宙的起源一样来推导出详细的物种起源及其发展过程,以后有时间再说。

虽然逆行的终点是精神,但整个宇宙的运行却不会停止。一般情况下,当精神体刚刚脱离物质体时,精神体当中的物质属性无穷趋近于零,为纯精神的状态,但随着时间延续,物质属性的“鱼眼”就会出现并不断膨胀,最终又会发生裂变进而演化出物质。这样的话顺向过程和逆向过程便产生了交集,万物在纯精神和纯物质之间形成了一个循环结构,宇宙就是在这样一个循环结构下生生不息。

我们的老祖宗很早就看清了宇宙的这个循环结构,知道万事万物皆不会只有逆而没有顺,或者是只有顺而没有逆。然而中华文化是建立在以“万物”为起点的逆行路径上的,在文化实践中非常容易不由自主地往统一方向跑,以致忽略对立的支撑,于是古代的先贤们便为我们设计了一个“三步一回头、两步一招手”的文化发展模式,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就是“不忘初心”,比如老子曾言“慎终如始”,儒家也有“慎终追远”的表述,指的都是在前进过程中要时不时地回过头来看一下起点。在统一的方向往回看,明显就是对立方向,所以我们一直以来很注重将逆行的文化成果向对立上转化,在造福于民的同时还可以利用实践对文化认知加以修正。

先贤的这种设计对文化走向偏失起着有效的制约作用,然而随着儒家取代道家上位并逐渐走向极端,“回头看”慢慢被抛弃了,就拿“慎终追远”来说,原本是往对立方向“追”,但在朱熹将其解释成“追思先人”以后就变成了往溯源的统一方向“追”,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在这样一帮“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了名利而标新立异的蠢货操弄下,像一头脱缰的野驴一样在统一的方向上狂奔,直到在南墙上撞得头破血流才停下来。

3、小结

前面在讲宇宙自然演化过程时,我将没有“鱼眼”的那个阴阳结构称为“混沌”,而在讲逆向过程时却将之称为“精神”,这是因为它们虽然有相同的性质,但内容和表现却不同。

物质和精神作为对立体,它们之间是不能直接产生联系的,二者在产生联系或进行转化时必须要经过中间媒介。以前在解《道德经》时曾讲过“形、气、精、神、虚”这么一个归化体系,其中的“精”就是物质和精神的中间媒介,它既可以是物质体上的精神属性,也可以是精神体上的物质属性,说白了就是太极的“鱼眼”。

所以,在物质向精神转化时,首先要转化到“精”的媒介状态,物质既然能向精神转化,说明它已经是具有精神属性的物质太极,已然具备了物质的“精”,那么此时要转化的这个中间媒介就是精神的“精”,是精神太极的物质属性。稍微有点绕乎,简单来说,就是物质向精神转化时,物质体上的精神属性会转移到精神体上,成为精神体的物质属性。这个过程完成以后,如果继续向上逆行,精神太极的“鱼眼”将被“鱼身”融合吸收,从而成为纯精神体。由于阳为引领、阴为承载,所以被“鱼身”吸收的原来“鱼眼”的信息将被精神体的“阴”所承载。

从上述过程来看,物质体的精神属性最终会转移到精神体上,那么被转移过去的到底是些什么呢?以人为例,人就是具有精神属性的物质体,人的精神属性包括了道德、智慧、情感以及记忆等。一个拥有记忆、情感及智慧等的超自然的精神体,这不就是世人眼中的“神”嘛。有了“神”自然就有“神”可以待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精神世界。

通过这个推导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神”其实是来自物质的,由于人类是万物之灵,其精神属性最为强大,所以绝大多数的“神”都是由人转化而来。从这个角度来看,并不是“神造万物”,而是“万物造神”。

中华文化正是秉承了这样一个逻辑,所以中国人的“神”如佛祖、菩萨、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关二爷、财神、门神等等等等最早都是人,一部《封神演义》几乎把“神”造了个遍,即便有些“神”的原型不是人,他们大多也来自精神属性比较强的动物。

西方人在“神造万物”思想的影响下,对那个根本不存在的虚幻之“神”是俯首帖耳,不是向“神”忏悔自己的罪过,就是等着“神”的搭救,甚至上个天堂还要等着上帝给发门票。而中国人早就看穿了“神”的本质,我们不必仰“神”之鼻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成为“神”,正是在这样一种思想的推动下,中国人养成了积极、乐观、奋斗、不屈的民族性格,努力通过自己的拼搏来改变命运。

利用对东西方文化路径的比较,我们对精神世界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顺向中的“混沌”只有阴阳两种非物质的属性,它没有智慧、情感、记忆等这些主观意识。非但如此,在宇宙以“虚空”为起点的整个自然演化过程中都不存在生命和意识,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在逆行过程中所归化出的“精神”虽然也是阴阳两种非物质属性紧密依附的产物,但它是有意识的,具有“神”的一切特征。西方文化的“神造万物”之说就是没有将“混沌”和“精神”分清,他们把源于物质的精神给安在了宇宙自然演化的“混沌”身上,从而让具有有限能力的精神变得无所不能。

四、占卜的本质

啰里吧嗦地说了一大堆,其实就一句话的事,即通过对宇宙循环发展结构的拆解,认识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并以宇宙顺向演化和逆向归化两条路径的差别,看清“神”和精神世界的本质。其中尤以对“神”的认识更为重要,因为只有正确认识了精神世界才能进入本文的主体——占卜。

1、《易经》的作用

说到占卜我想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算卦,而提到算卦的话,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又会是《周易》,其实对于《周易》来说,它的主要功用并不是占卜,它是我们老祖宗在逆行归化的路径中所获取的关于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集,通过它我们可以获悉世间万物的属性、排列组合的结果以及物质间相互影响的表现等。比如门捷列夫制作的元素周期表,其中不仅包括当时已发现的物质元素,还预见了很多在当时尚未发现的元素,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预见非常准确,于是人们基于这种不可思议的表现便传言说这是门捷列夫做梦梦见的,我觉得这是对门捷列夫的羞辱。准确预见一些未知的元素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如果一个研究物理、化学的人同时懂得《易经》,哪怕不算精通,他也完全可以利用《易经》所展现的规律推算出那些未知元素,包括成分、结构、性状等都可以一览无余,甚至能比门捷列夫推算得更全、更细。我想门捷列夫在制作元素周期表时大概就是用了与《易经》相似的方法。

对于《周易》大家一般都认为是周文王为了占卜而创的,这一点我并不认可,尽管在《周易》当中有一些吉、凶、悔、吝等占卜惯用的词汇,但《周易》的卦辞、爻辞从整体上看其实和占卜没什么关系,都是用源于象数的文字在说规律,谁又能说清楚后世的占卜用语不是借用《周易》的用词而来的呢?

《周易》并不等同于《易经》,它只是三部《易经》之一,在《周易》之前被广泛使用的是《归藏易》,《归藏》重阴,而在对立统一这对儿矛盾体中对立是属阴的,所以《归藏易》所体现的就是宇宙从无到有进行演化的纯自然规律,西方文化的发展路径与之相似。但随着人为影响力的不断增长,人甚至能够局部地改变自然的发展,比如大禹治水就改变了河流的走向,此时纯自然的规律应用于人类社会就显得愈发力不从心,于是便催生了《周易》。

《周易》在宏观上强调阳的引领作用,充分考虑了后天因素对先天因素的影响,这和中华文化以自然万物为起点由对立到统一的路径相一致,同时在微观上《周易》又注重通过阴来实现阳,宏观与微观相加,这又与“统一之下的对立”这一宇宙法则相符。

从宇宙的循环结构来看,《归藏易》和《周易》就像东西方文化路径差异一样,都是整体循环当中的一部分,不涉及或极少涉及人类影响的领域用《归藏》,比如星象、风水、堪舆等,有人类影响的领域用《周易》。

如果说万物是由基础物质排列组合而成,那么《易经》就是基础规律的排列组合。《易经》以阴阳的二元对立为基础规律,通过阴阳的排列组合展现了宇宙万物的本质及其运转规律,至于占卜那只不过是《易经》的衍生功能,《易经》对于占卜来说仅仅是用于展示占卜结果的一个工具而已。

有朋友可能玩儿过笔仙、碟仙之类的,没玩儿过的大概也听说过。在玩儿这些游戏之前人们一般会在桌上放一张纸并提前写上一些预设的答案,如数字,“是否”等等,用于显示询问笔仙或碟仙时所得到的答案。《易经》在占卜活动中的作用就类似玩儿笔仙或碟仙时提前写在纸上的预设答案,但预设的答案终究是有限的,人们无法把所有可能的答案都写出来,而《周易》由于无所不包,它可以覆盖所有可能的结果,所以才被人们广泛地用于占卜活动。

如果我们将占卜活动进行拆解的话,占卜其实是由三个步骤组成,首先是询问问题,然后是获得解答,最后是显示结果,在这三个步骤当中,最重要的是找到能够回答问题的对象并获得对方的解答,最不重要的是如何显示这个答案。比如你在某方面有疑惑,你首先是要找到一个能解答而且还愿意解答的人,然后对方给出答案,这个答案可以是当面告诉你,或者是写在纸上,也可以用电子邮件,还可以用录音或视频,总之方式有很多种。《易经》在占卜中的作用其实就是显示结果的方式之一。

假如我们继续将“显示结果”这个步骤进行细分的话,这个结果可以用中文来回答也可以用英文等外文来回答;用中文的话,可以用白话文来回答也可以用文言文来回答。当然,除了语言文字以外,还可以用类似摩斯电码一样的符号来回答。《易经》在用于显示占卜结果时,由阴阳爻组成的卦象就类似于摩斯电码的符号。

摩斯电码每一个符号都对应一个具体的字,人们接收了电码以后要用译码本对照将电码转换成文字,《易经》的象数就类似于译码本,比如以前文章里常说的坎卦代表水、冬天、北方等,震卦代表马、树木、春天等,《周易》的卦、爻辞就是这么来的。如此则占卜的步骤当中就又增加了一个解读结果的步骤。

摩斯电码一般都是一个符号代表一个字,但是《易经》的卦象却是一个符号代表好多事物,就像刚才说的震卦除了代表马、树木、春天等以外,还可以代表雷电、地震、脚、绿色、东方等等一堆事物。这些年谍战剧看了不少,大家对电报都很熟悉,一般电报都会加密,加密以后,同样的一组电码用不同的密码本解读的话就会有不同的意思,《周易》原本就有这么一整套的“密码本”,注意是一套而不是一本,比如将《周易》用于解读气候时,它有关于气候的译本,用于解读健康问题时则又有关于健康的译本等等。非常可惜的是这套完整的“解码系统”失传了,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一些都是残缺不全的,相对来说在算卦这个行当里保存的还算多一点。

通过对占卜进行拆解,大致说了一下《易经》在占卜中的作用以及《易经》的解码原理,我们可以看到,在占卜活动中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易经》,它只是一个展示结果的工具,而且不具有唯一性。比如,如果我们问的问题的答案是非此即彼的,那么就可以用硬币的正反面来展示。

或者也可以像刘备和孙权那样以剑劈石问天买卦。

用于显示占卜结果的方式可谓多种多样,只要你能想到的方式都行,就像郭德纲说的,扔鞋也行,只不过在众多方式之中,《易经》是最好用的。

2、占卜的本质

既然《易经》在占卜活动中并不重要,那么什么才是占卜的关键所在呢?正如前面在说到占卜的三个步骤时所讲,对占卜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向谁提问以及对方会不会解答。

占卜到底在问谁呢?估计大家已经猜出来了,没错,就是精神世界。前面我们用了大量篇幅来证明精神世界的存在并揭示了“神”的本质,精神世界就类似一台处在云端的超级计算机,它承载了大量的信息,而且还在不间断地补充,占卜就是在向它提问并获取信息,这就像我们用手机在网上提问并得到实时的智能回答一样,所以,占卜的本质就是向精神世界询问物质的结果。

那么我们怎么向精神世界提问呢?前面讲过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是不能直接产生联系的,必须通过“精”这个中间媒介。比如我们用手机向智能终端提问必须通过网络,而网络信号是靠基站来发送的,在这里基站就是中间媒介。物质的人若要向精神世界获取信息,就必须要利用人的“精”去勾连精神世界,只要精神属性足够强,每个人都有机会和“神”交流。

常言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向精神世界询问不是没有代价的,勾连精神世界会损耗人体的“精”。《黄帝内经》有载“精化气,气生形;精食气,气伤精”,“精”和“气”二者互相生化,当“精”被消耗以后便不能很好的化生“”气,同时还会过度耗损“气”,“气”之于人体好似大气层之于地球,它是人体的保护罩,是生命的保障。一旦阳气不密会导致形体受损,同时“气”不密闭反过来又影响“精”的生化,二者将进入恶性循环,故而以消耗“精”为代价的占卜会折损人的寿命。除此之外,“精”还是归化“神”的要素,这又意为着什么呢?还是大家自己去想。

正是由于占卜会折寿,所以古人不是遇到重大而又难以抉择的事,一般是不会轻易占卜的。因此在此我要奉劝大家,没事不要占卜,最好也不要去学占卜,学《易经》也要学它在规律方面的东西,生命的代价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大家也不要再让我给算卦了,我可是很惜命的哦。

既然占卜的代价太大,那我们有没有什么代价小或没有代价的预测方法呢?欲知详情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同类热门推荐 【华夏历史五千年】五帝10 尧帝(下)尧禅帝位、一日十瑞【附:凌家滩玉龟玉版最早八卦图】 61119人看过 十大最值得养的龟招财又镇宅 41730人看过 让你了解关于古代卜和筮的文化 27277人看过 塔罗圣三角占卜实例(1) 8074人看过 汉代卜字戟发展简史,吕布用的戟到底是什么样的? 22545人看过 本站只为传播信息,不对所发布的内容本身负责。如有凯发k8国际手机app下载的版权及其它问题,请联系站长处理。

本文tag: [文化]

网站地图